萬億產業乘風 氫能發展路線圖來了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上,氫能在火炬和汽車燃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未來,氫能還將應用於更多領域。根據3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我國將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氫能示範應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20萬噸/年。萬億產值的新興產業蓄勢待發,資本市場也應勢大漲。截至3月23日收盤,恆光股份、雪人股份、粵水電等10餘股漲停;恆光股份、昇輝科技更是收穫“20cm”漲停板,雄韜股份、歐陸通、全柴動力等漲幅也在5%以上。

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氫

萬億產業乘風 氫能發展路線圖來了

《規劃》要求,到2025年,我國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將達到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20萬噸/年,成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萬-200萬噸/年。

據有關市場機構統計,我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氫氣產能約為4000萬噸/年,產量約為3300萬噸/年。不過,它們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構成,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佔比近八成,氯鹼、焦爐煤氣、丙烷脱氫等工業副產氫佔比約兩成,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還很小。

可再生能源制氫方面,早在2015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就已經建設了一批風光制氫項目,就是這一項目為冬奧會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提供了綠色低碳氫能。

“從量上講,可再生能源制氫量是可以滿足燃料電池車輛使用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如果基於化石能源制氫,存在能量利用效率低、二氧化碳排放高等問題,屢遭質疑。雖然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生產-儲運-利用全鏈條上也存在能源轉化效率問題,但隨着可再生能源裝機不斷擴大,效率問題可轉化為成本問題。”

歐陽明高介紹,“在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我們的團隊嘗試開展從可再生能源制氫到終端應用的全鏈條工程驗證,當可再生能源電力價格低於0.15元/千瓦時的時候,可再生能源制氫的經濟性就能得以保障。因此,可再生能源制氫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目前,我國能源行業正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制氫,四川水電制氫、新疆光伏制氫、內蒙古風電制氫等,為規模化生產清潔低碳氫能奠定了良好產業基礎。

在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芳表示,雖然我國現有氫氣供應體系以化石能源制氫為主,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全球第一,在清潔低碳的氫能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下一步將鼓勵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範,相信未來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會不斷提升。

佈局多元化示範應用

事實上,近年來全國多地已經掀起了氫能產業發展的熱潮,不過,各地氫能產業規劃大多把發展方向落在了氫能交通方面,而其他領域進展緩慢。

為此,《規劃》提出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化示範應用,堅持以市場應用為牽引,合理佈局、把握節奏,有序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範應用,拓展在儲能、分佈式發電、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推動規模化發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氫能產業發展的商業化路徑。

例如,在交通領域,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中重型車輛應用,有序拓展氫燃料電池大巴/卡車等新能源客貨車輛的市場應用空間,探索氫燃料電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領域的示範應用,不斷擴大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市場規模。在儲能領域,發揮氫能長週期、大容量儲能優勢,探索培育“風光水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從技術角度、整個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目前都還面臨一些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氫從哪兒來。汽車只是氫能利用的一部分,未來還有工業等多領域,這就需要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在能源系統中佔到非常大的比例。當這個比例足夠大以後,西部的風電光伏通過特高壓運到東部來用,氫能就可以把這些不穩定的清潔能源變成可儲存、可運輸的能源。

萬億產業乘風 氫能發展路線圖來了

氫能在各領域示範應用正不斷加快。北京商報記者從大興區獲悉,北京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起步區北區5.4萬平方米已於3月22日全面建成投運。園區圍繞燃料電池、氫的制儲運加和建築能源三個產業鏈,累計對接項目超過300個,其中,98家企業註冊落地,億華通、東方氫能、穩力科技等40家企業簽約入園。

據介紹,大興國際氫能孵化器具備豐富的氫能應用場景,可以通過“深度孵化+精準投資+創業培訓+品牌曝光+資源對接”的孵化模式,打造氫能產業垂直孵化空間。在相關產業的車輛推廣方面,園區引進了順億達、水木通達、氫運羚壹等11家運營平台企業,保障車輛應用推廣,今年將推出全國首個一次性交付大批量100台燃料電池冷藏車投入運營。

“揭榜掛帥”開展技術攻關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計,2020-2025年間,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2026-2035年產值達到5萬億元。巨大的產業前景吸引着相關企業競相角逐。

龍蟠科技官微在3月23日發佈消息稱,龍蟠氫能源目前致力於研發的燃料電池催化劑、PEM電解水制氫設備催化劑、IV型儲氫瓶等關鍵材料,正是國家氫能產業規劃中要求加快推進的關鍵核心領域。首航高科也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甘肅首航風光氫能有限責任公司已取得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發展與改革局出具的“甘肅首航風光氫能有限責任公司光伏制氫綜合儲能示範項目”備案文件。

不過,氫能產業鏈長、技術難度大,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我國在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以及氫安全科學機理、專業人才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歐陽明高建議,儘快建立氫能創新平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人才培養,打造自立自強的科技體系。

“政府要做好前期佈局,把產業鏈做強,破解技術難關。如果現在不做,就不可能有今後比較完備的氫能產業鏈。”林伯強也表示。

為此,《規劃》提出,聚焦短板弱項,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推動建設專業人才隊伍,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創新平台,形成更加協同高效的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氫能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力。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表示,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採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持續加強全產業鏈技術裝備攻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加快氫能創新體系建設,合理佈局創新平台,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培養一批高水平人才隊伍,有效支撐氫能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高質量發展需要。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呂銀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59 字。

轉載請註明: 萬億產業乘風 氫能發展路線圖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