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天津海關關員對泰達綜保區的進料進行核驗。鄧澤龍攝
“2021年,全國綜合保税區以不到十萬分之五的國土面積,實現全國七分之一強的外貿進出口值,全年實現進出口值5.9萬億元。”在海關總署近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海關總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司司長陳振衝説。
據統計,2021年全國綜合保税區進出口值同比增長了23.8%,較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增速高出了2.4個百分點,佔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值的15.1%,對我國外貿的貢獻率達16.5%。截至目前,我國綜合保税區數量達到155個,佔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數量的比例達92.8%,已成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絕對主力軍。
位於江蘇崑山綜合保税區的世碩電子(崑山)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蘋果手機及數字音頻編碼設備等電子信息產品的製造及維修業務。“在崑山海關的全程指導下,尤其是應用了‘智慧核銷’功能後,企業的研發業務快速落地,維修業務持續放量,不斷向‘微笑曲線’兩端發展,形成增收又增利的良性循環。”該公司關務經理李蘇説。
“綜合保税區的優勢在於保税、免税、退税等優惠政策,在支持保税維修、跨境電商網購保税、保税租賃貿易業務等新業態發展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陳振衝表示。
據介紹,2021年,全國綜合保税區內產業穩步升級,保税維修業務進出口值1856.7億元,同比增長3.8%;跨境電商網購保税業務進出口值688.2億元,同比增長9.9%;保税租賃貿易業務進出口值1121.2億元,同比增長40.6%。新興業態對綜合保税區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全國綜合保税區的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陳振衝説,今年綜合保税區將進一步發揮保税、免税、退税等政策優勢,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推動外貿創新發展。海關將繼續積極支持各類新業態在綜合保税區先行先試,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推動政策紅利落地。
將於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海關綜合保税區管理辦法,明確了綜合保税區內企業可依法開展的業務範圍,同時鼓勵各地根據當地產業特色、資源優勢,發展適合進入綜合保税區的項目,佈局符合綜合保税區政策的優勢產業。與此同時,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5個省級政府出台了促進綜合保税區高質量發展的地方性政策措施,優化綜合保税區營商環境效果明顯,開發建設步伐加快。
目前,全國21個自貿試驗區中已設立60個綜合保税區,綜合保税區在完善政策、拓展功能方面充分發揮了先行先試作用,改革創新氛圍活躍,其中,選擇性徵收關税政策等就是優先在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税區內先行先試,再向全國其他綜合保税區推廣的。在國務院第一批14項複製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創新就佔了6項。
對於如何繼續推進綜合保税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陳振衝表示,將在嚴格新設綜合保税區審核報批的基礎上,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自貿試驗區統籌發展;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後監督,壓緊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指導各綜合保税區因地制宜、體現特色、錯位發展。
“同時還要做好綜合保税區年度發展績效評估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發展不理想的綜合保税區按程序實施退出工作。”陳振衝強調説。(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