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陶書寧
監管部門正嚴打網下打新投資者“抱團報價”行為。
近期,針對部分科創板項目報價一致性較高的線索,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會同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對19家網下機構投資者開展聯合現場檢查,並對存在違規情形的機構投資者採取了相應自律措施。
8月13日晚,上交所在其官網公示了五份對科創板網下投資者違規報價的新近處罰結果,包括對深圳誠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少藪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明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給予書面警示,對鵬華基金除了書面警示外,還有監管談話。
中證協和上交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監管協作,加大對網下投資者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構建良好的網下投資者生態環境,切實維護市場化發行定價秩序。
買方市場下機構壓價
近月,註冊制新股屢屢出現開盤暴漲數倍的現象,打新又成為獲取高收益的不二法門。
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截至8月13日,年內已有226只註冊制新股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從上市首日漲跌幅來看,今年科創板上市的110家公司首日平均漲幅達到226.42%,其中50家公司上市首日漲幅超過200%,11家漲幅超過400%。創業板上市的116家公司首日平均漲幅為266.65%,其中64家公司首日漲幅超過200%,23家漲幅超過400%。
對於註冊制新股上市首日暴漲的原因,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與這些股票發行價較低有關。8月13日,一位券商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新股發行價低與機構在定價過程中的抱團壓價有一定關係。“上市前股價壓得越低,上市後打新者的獲利也就越多”,他説。
該人士透露,因為一些機構故意壓價,還導致一些公司IPO融資不足,上緯新材(688585.SH)是一個典型案例。
上緯新材為國內領先的複合材料用樹脂供應商,其於去年9月下旬登陸科創板,卻創下了科創板開板以來的首募最低紀錄。數據顯示,該公司首募1.08億元,扣除3752.53萬元(不含增值税)發行費用後,實際募集資金僅7004.27萬元,比公司2019年盈利金額還低。
在上緯新材超低發行規模的背後,是公司2.49元/股的“地板”發行價。據其此前公告,公司原計劃發行4320萬股公司股票,募集資金2.16億元,但在初步詢價後,預計募資金額下降至1.08億元,發行價確定為2.49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有399家詢價機構統一報價2.49元/股。這一度震驚整個市場。按該發行價格,上緯新材的發行市值只有10.04億元,剛超過“發行市值不低於10億元”的上市標準。此外,上緯新材的發行市盈率僅有11.51倍。
海通證券將康達新材(002669.SZ)作為上緯新材的可比公司。彼時,康達新材動態市盈率為25倍,且據海通證券測算,2021年行業市盈率平均值為18.53倍。最終,海通證券給予上緯新材2021年20-25倍PE,對應合理價值區間為5.80元-7.25元。
時代週報記者統計,扣除2家尚未盈利企業,今年在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的224家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為31.32倍,106家不足23倍,佔比高達47%。其中,發行市盈率在15倍以下的有20家,曉鳴股份(300967.SZ)僅有7.98倍。
“根子上是新股節奏快,IPO成為買方市場。”8月13日,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表示。
他還補充道,自注冊制實施以來,A股市場新股發行節奏顯著加快,在這種買方市場下,通過詢價確定的新股發行價格可能會偏離自身內在價值,新股多了,意味着買方可以隨便挑。
監管嚴打報價違規行為
上緯新材的超低價發行像一個開關,掀起了市場對“抱團報價“的熱議。
“IPO定價政策基於之前是賣方市場,而現在市場力量已經偏向買方,再壓低發行價就不合適了。”王驥躍説。
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今年7月15日-23日,上交所部署開展了科創板網下投資者專項現場檢查。基於科創板近期發行的40餘隻新股詢價報價明細數據進行分析,篩查出19家報價一致性較高、管理配售對象數量較多、市場影響力較大的網下機構投資者,含10家公募基金公司、6傢俬募基金管理人、2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及1家保險公司。
針對這19家網下機構投資者,上交所聯合中證協成立了7個專項檢查小組,分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地開展現場檢查。他們在檢查中發現,相關網下投資者主要存在內控制度不完善、定價依據不充分、未嚴格履行定價決策程序、工作底稿未妥善保存等問題。
而後,按照投資者違規情節嚴重程度,中證協對上述19家存在違規情形的投資者採取了自律措施。其中,對1家保險公司暫停網下投資者資格一個月,對1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4家基金公司、4傢俬募基金管理人暫停新增配售對象註冊一個月,對1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6家基金公司、2傢俬募基金管理人給予警示。
上交所新近公佈了對5家機構的處罰結果。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鵬華基金存在報價決策及複核程序制度建設不完備,存在事後調整內部報告建議區間、事後補籤審批單等行為;明汯投資、少藪派投資、誠奇資產、平安養老保險則是存在詢價決策流程不規範,相關崗位職責與權限分工不明晰,報價評估、決策及複核程序履行存在缺失登違規行為。
除了明汯投資外,其餘4家機構還出現了詢價當日未對報價相關人員的通訊設備進行嚴格管控的情況,體現出內部管理不當,存在價格等關鍵信息泄露風險。
此外,5家機構的報價結果均缺少客觀研究支持和合理解釋,未能體現出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理性報價。
其中,鵬華基金、平安養老保險、少藪派投資等3家公司均未有效建立估值定價模型,相關內部研究報告缺少嚴謹完整的邏輯推導過程,最終定價存在依據不足,憑藉主觀經驗判斷等情況,部分項目打折報價依據不充分,定價結果存在隨意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鵬華基金個別人員多次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檢查,對現場檢查工作的正常實施和開展造成一定影響。為此,除了予以監管警示外,上交所還採取了監管談話的監管措施,並要求提供科創板新股詢價相關的書面自查整改報告。
構建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
上緯新材輿情事件發生以來,上交所便在證監會統籌指導下,針對網下投資者報價異常行為,建立了常態化的監督檢查機制。
在日常監管過程中,上交所針對報價集中的IPO項目,及時向發行人、主承銷商瞭解相關情況,對報價異常的機構投資者,進行電話或現場約談,瞭解相關情況,強調報價紀律和監管要求。
同時,上交所建立了網下投資者報價行為分析模型,對近期完成詢價發行的科創板項目的報價明細進行大數據分析,篩查出在眾多項目中呈現報價一致性較高、報價較為隨意的機構投資者名單。
本次網下投資者現場檢查專項行動,即是上交所從近期完成詢價的眾多IPO項目中,通過大數據排查分析,篩查出的報價一致性較高的,且管理配售對象數量較多、市場影響力較大的網下機構投資者。
自2020年10月起,上交所已針對網下投資者報價違規問題開展三輪現場檢查和一輪監管約談,涉及機構近40家,就報價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的主體共採取監管措施11次,發送監管工作函近20份。
深交所近日也就網下投資者的一些違規行為進行監管。8月12日,深交所聯合中證協對9家網下投資者開展專項檢查,並在檢查中發現,主要存在內控制度不完善、定價依據不充分、未嚴格履行定價決策程序、工作底稿未妥善保存等問題。
中證協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與滬深證券交易所等部門的監管協作,加大對網下投資者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構建良好的網下投資者生態環境,切實維護市場化發行定價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