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有望得到國家級大基金的支持。
近日,工信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725號(工交郵電類104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工信部將積極引導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對動力電池領域符合國家戰略、具有優勢的重點項目和骨幹企業給予關注和支持。
此前,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曾宣佈擬投資華中數控、埃斯頓、徐工。該基金尚未投資過動力電池領域的項目。
國家級大基金有望助力動力電池發展
工信部設立的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於2019年11月18日成立,註冊資本1472億元。
工信部主管部門介紹説,基金按照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的原則,建立了符合市場規律的公司治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具體運營管理由專業基金管理公司負責,實行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以市場化手段破解制造業融資難題,重點投向相關領域成長期和成熟期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的股東數量達20家。除了財政部、國開金融、中國煙草等中央部委、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外,還包括保險公司、國資平台等。A股中,除了中國中車以外,還有上海電氣集團(A股公司上海電氣大股東)、宇通集團(A股公司宇通客車大股東)、東旭集團(A股公司東旭光電大股東)等參與。
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也將予以支持
工信部還在提案覆文中介紹説,發展改革委發起成立了先進製造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支持了動力電池、電機、裝備等一批先進製造業骨幹企業,該基金二期已設立運行。下一步,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在動力電池領域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財政部鼓勵由社會資本和產業發起設立相關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對動力電池產業予以支持。
動力電池行業已進入發展關鍵期
為什麼動力電池行業能得到國家級大基金的支持?業內人士認為原因在於今年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加快變革的關鍵之年,需要大資金予以支持。
首先,我國的電池企業“走出去”的力度不理想。
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局長吳政平近日表示,雖然近幾年我國有一些產業鏈企業開始積極佈局海外,但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總量相比,“走出去”的廣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海外裝機量在總的出貨量中的佔比還很低。”
其次,外資電池企業已經逐步參與到了中國市場的競爭。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介紹説,“去年1-9月,LG化學、松下電池等外資企業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的份額僅為0.35%,而今年1-9月,LG化學、松下電池等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經高達15%,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第三,外資汽車巨頭正在進軍動力電池領域,為行業帶來新變局。
5月28日,大眾中國與國軒高科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正式入股國軒高科。7月2日,戴姆勒大中華投資 9.045億元參與孚能科技的科創板IPO戰略配售,獲得約3%的股份。
全產業鏈投資價值凸顯
在這樣的背景下,用市場化的手段推動我國電池技術創新突破正當其時。
東吳基金常務副總裁、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陳軍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表示,“根據我們的調研,按照中國目前的製造能力已能夠為全球的客户提供優質、安全同時高性價比的整車或者核心零部件。相關的龍頭企業也已經在設備、技術和市場上有了相當的投入。”
陳軍表示,“此次國家大基金用市場化的手段支持和鼓勵優質動力電池企業發展,將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發展,為全球緩解代傳統能源緊張,減少污染排放助一臂之力。相關的龍頭企業,乃至整個產業鏈將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海通證券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增量最大的環節為動力電池。未來三元動力電池將配套高端乘用車型,磷酸鐵鋰電池配套低端車型,隨着電池行業的發展,有國際競爭力的材料公司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