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
充電服務:超大規模單一市場 充換電迎爆發增長
——“汽車出行這十年”系列報道
隨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多、技術發展和經驗的積累,經過10餘年探索,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標準統一的充電服務網絡。從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的存量和增量市場看,我國都將會是世界超大規模的單一市場。
要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在推動相關政策落地的同時,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配合、根據不同使用場景靈活採用不同的補能解決方案。未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我家裏安了充電牆盒,現在基本一週充一次電,電量從30%到80%大概5-6個小時,費用差不多20多元。”一汽-大眾ID.4 CROZZ車主牛先生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與此同時,有不少的電動車主,家中並不像牛先生這般具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只能採用公共充電方式,比亞迪秦EV車主張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我住的小區不讓安充電樁,所以我一般用單位的慢充樁,來單位就充上,下班前基本就充好了,費用大概60多元。”張女士説,“快充樁的話,家附近有一個,但用得比較少。總體來講,近幾年充電樁的數量還是多了不少,變得越來越便利了。”
近年來,在政策、市場的共同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數據顯示,至今年6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千萬輛大關,達到1001萬輛,佔汽車總量的3.2%。今年1-8月,新能源汽車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完成產銷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超過550萬輛。
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相對應,充換電基礎設施也取得了長足進展。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佈數據顯示,1-8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69.8萬台,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同比上漲232.9%,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持續上升,同比增長540.5%。截至2022年8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431.5萬台,同比增加105.0%;全國換電站總量達到1685座;充電樁與新能源車的增量比為1:2.3,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對此,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兼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表示,“隨着新能源車保有量的增多、技術的發展和經驗的積累,經過10餘年的探索,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標準統一的充電服務網絡。從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的存量和增量市場看,我國都將會是世界超大規模的單一市場。”
北京某公共停車場的充電設施 郭濤攝
政策引導,迎爆發式增長
市場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與扶持。早在2012年,國務院發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就首次提出要因地制宜建設慢速充電樁、公共快速充換電等設施;2015年,《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的發佈,則第一次明確了充電樁行業的政策方向;2020年,充電樁更是被列為七大“新基建”領域之一,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充電樁行業由此迎來重大利好,掀起一波建設的高潮……
“自2015年以來,我國政府陸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框架體系,從而加快提升服務保障能力。”仝宗旗表示,“近中期的主要任務,就是讓這些政策措施儘快落地。”
“‘十三五’期間,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了從0-1、從無到有的發展,當時以服務B端的運營車輛為主。”仝宗旗説,“進入‘十四五’,新能源私家車開始爆發,充電樁行業也向着如何更好服務新能源車主去發展,提升其充電體驗,這同時也能有效解決充電樁利用率低以及運營商盈利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過程中,受政策推動,吸引了大批社會資本投身其中,並逐漸形成了以特來電、星星充電等為龍頭的運營商體系。與此同時,隨着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不斷提速,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下場自建充電網絡,並在充電技術上持續投入。
特斯拉V3超級充電 郭濤攝
在日前舉行的“2022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特斯拉V3超級充電站、家庭充電樁和光儲充一體化充電樁引得眾人“圍觀”。“我們V3超級充電充15分鐘能跑250公里,相當於充兩分鐘能跑一趟二環。目前,特斯拉在北京已建成100座超級充電站,平均每15分鐘車程就能遇到一個充電站。”特斯拉展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而在蔚來汽車展台上,其也展出了多款充電樁產品,包括體積小功率強適合家用充電的7kW交流充電樁;三倍充電速度,在家就能急速快充的20kW直流快充樁;20%電量充至80%僅需半個小時的蔚來超充樁。
“隨着我國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高速發展和完善,其商業模式也在不斷演變,參與主體正在由運營商為主導逐漸轉變為運營商主導、多主體參與、多方合作的產業推進模式。”仝宗旗表示。
蔚來加電解決方案 郭濤攝
多方共建,完善“最後一公里”
需要指出的是,在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快發展的同時,諸如高速公路、社區等充電難問題仍較為突出,如何完善這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後一公里”,仍亟待解決。
“我現在去陌生或遠的地方,都得提前查好哪裏能充電。如果碰到節假日,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就需要排隊。目前,像這種大家集中使用充電樁時的用户體驗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張女士説,“另外,有些充電樁在單位、小區裏,出入會有門禁障礙,也需要再多方協調。”
從政策層面來看,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在《實施意見》中,第一部分內容就是關於“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
而針對高速公路充電難題,8月25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印發《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提出,力爭今年底前,全國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到明年底前,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站)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
對此,仝宗旗認為,要解決社區等充電難題,一是要提升隨車配建充電樁的成功率,預計至2025年,其成功率將從50%提升至60%;二是推動私樁共享;三是統建統管,新建小區在建設之初,應統一規劃充電設施;四是儲充一體樁,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老舊小區配電不足情況;五是興建公共充電,以輻射10-20公里內多個小區充電問題。
在仝宗旗看來,要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在推動相關政策落地的同時,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配合、根據不同使用場景靈活採用不同的補能解決方案。“未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