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黃一靈)《中國證券報》3日刊發題為《銀行股再迎解禁壓力 估值修復仍可期》的報道。文章稱,進入8月,銀行股再度面臨解禁壓力。數據顯示,8月3日有3家銀行限售股解禁,合計解禁股份為13.16億股,以7月31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達112.04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大額解禁可能帶來短期壓力,但當前銀行面臨的政策環境有邊際向好趨勢,隨着行業負面因素不斷消化,板塊估值修復可期。
(小標題)三家銀行同日解禁
8月3日,A股市場迎來3家銀行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合計為112.04億元。
7月30日晚,蘇州銀行發佈首次公開發行A股前已發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稱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數量為12.91億股,佔該行總股本的38.74%,佔該行解禁前流通股本的387.38%,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為8月3日。
公告顯示,蘇州銀行本次解禁共涉及2810名股東,其中2713名為自然人股東,自然人股東所持有的解禁股佔比為40.92%。以7月31日收盤價計算,蘇州銀行本次解禁市值高達110.53億元。
除蘇州銀行外,近日還有紫金銀行和江蘇銀行發佈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具體來看,紫金銀行此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數量為69.68萬股,佔解禁前流通股本比例為0.04%,解禁市值305萬元,上市流通日期為8月3日;江蘇銀行解禁股數量約2448.04萬股,佔解禁前流通股本比例為0.21%,解禁市值1.48億元,同樣將於8月3日上市流通。
業內人士指出,大額解禁可能使股票短期承壓,但解禁並不意味着一定減持,分析解禁影響關鍵還要看解禁的股東構成、股票市場整體環境以及估值等多方面因素。一般來説,如果解禁股份的持股方以個人或者存續期臨近的基金為主,那麼可能存在較大的套現動機。但如果持股方以大股東或戰略投資者為主,那麼拋售壓力就會相對較小。
(小標題)解禁規模小於去年
2020年以來,已經發生過21次上市銀行限售股解禁事件,大部分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其中,解禁數量超過1億股的包括紫金銀行、青島銀行、張家港行、西安銀行、青農商行、興業銀行、渝農商行、杭州銀行、浙商銀行、上海銀行和郵儲銀行。
Wind數據顯示,除8月3日解禁的3家銀行外,接下來面臨解禁的銀行還有浦發銀行、常熟銀行、渝農商行、寧波銀行、浙商銀行、郵儲銀行、北京銀行,解禁數量合計達208.75億股,解禁市值粗略計算高達1120.22億元。其中,解禁數量最大的是郵儲銀行,解禁規模為73.95億股,緊隨其後的是渝農商行45.42億股和浙商銀行44.61億股。
整體來看,2020年解禁的銀行股數量和市值均少於去年。Wind統計顯示,今年銀行股解禁的數量合計為299.12億股,市值合計1705.45億元,而去年為314.93億股,市值達2403.56億元。
(小標題)中長期估值將持續修復
與解禁潮一同襲來的還有破淨潮。截至7月31日收盤,36家A股上市銀行的算數平均市淨率為0.83倍,其中27家處於破淨狀態,4家處在1-1.1倍之間,超1.5倍的僅寧波銀行,為1.91倍。
雖然銀行股當前解禁、破淨不斷,但對於銀行股後市,多位券商分析人士認為,隨着行業負面因素不斷消化,板塊估值修復可期。
東吳證券分析師馬祥雲認為,市場今年以來對銀行基本面已經過度悲觀,且機構持倉上半年也明顯降低,銀行股交易不活躍。看好中報落地後銀行股估值進入修復通道,一方面,“做實不良、利潤下滑”後,預計優質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將明顯提升,抑或不良率明顯降低,資產負債表更紮實;另一方面,目前宏觀經濟延續上行趨勢,對經濟復甦的預期也會逐步映射到對銀行基本面的預期。
中銀證券分析師勵雅敏稱,銀行板塊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率、低倉位的特點,在經濟、監管政策等不確定性因素消除後,機構對銀行板塊配置意願有望提升。
國泰君安銀行團隊表示,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有助於緩解銀行資本壓力和企業還款壓力,達到實體與銀行“雙贏”效果。當前銀行面臨的政策環境有邊際向好趨勢,有助於對這一板塊悲觀情緒的修復。經濟持續復甦疊加無風險利率下行,銀行板塊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