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鄧鑫妮
今年的業績會上,碧桂園服務(06098.HK)總裁李長江在開場發言中,興致勃勃地聊起了智能清潔機器人,而同樣在業績會上大談科技規劃的,還有時代鄰里(09928.HK)董事會主席白錫洪。
隨着物管行業發展的不斷深入,物企們紛紛向科技化轉身,這是吸引資本目光的手段之一,上市或擬上市的物企表現得尤為積極。
籌備上市的物企中,萬物雲的科技名聲是響噹噹的,“一朵雲”就能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
不過近日有媒體指出,萬物雲的“雲”有待考究。原因是,“萬物雲”歸屬於第42類(與計算機系統有關)和第9類(與互聯網終端數據處理相關)的商標被其他公司註冊,可能會影響後續IPO進程;此外,萬物雲與科技掛鈎的業務營收也偏少。
事實上,“科技化”的問號也打在其他物企的頭上,究竟是在炒“科技”概念,還是真有兩把刷子?
萬物雲的科技疑雲
萬物雲的“雲”問題,可以提前揭曉答案:萬物雲的42類“萬物雲”商標已經於2021年11月註冊成功,不存在無標可用的窘境;此外萬物雲已經註冊成功“萬物雲萬物為家”的第9類商標。
兩個相同商標同時存在的原因,一個是大的商標分類下面還有很多的羣組,只要兩家公司申請的商標羣組不是近似羣組,都可以申請相同名稱的商標;而且商標不僅有文字,還有圖形構成,圖形往往也能區分商標歸屬。
中國商標網顯示,截至5月10日,萬物雲作為申請人申請的商標共有600多個。2021年12月1日,更是一口氣在國際商標分類的45類中都提交了“萬物雲”商標申請,除了42類在這次提交後註冊成功,對物業行業較為重要的36類(包含不動產管理等業務)也在後續審核中通過,註冊號分別為51764104和48950659。
所謂的搶注,是一場烏龍。2015年1月,一家名叫南京雲創大數據的公司申請了“萬物雲”第42類商標,並於2017年3月擁有使用權。不過,其申請的商品/服務只與萬物雲申請的有部分重疊,大部分業務並不相關。
第9類商標中,萬物雲於4月28日已經收穫“萬物雲萬物為家”商標,涵蓋的服務包括計算機軟件(已錄製)、電子出版物(可下載)、已錄製的計算機程序等。
言下之意,這一場商標“風波”並不會對萬物雲的經營產生影響。目前,萬物雲方還在不斷擴大商標矩陣,包括“萬物雲萬物研選”在內的多個9類、42類商標正在申請。萬物研選家小程序目前屬於萬物雲的子公司深圳市第五空間網絡科技,主營美居業務、裝修服務。
“何為萬物雲?”,早在更名的那一刻,萬物雲董事長朱保全就做了解釋:“萬物雲不是雲計算或者雲服務,但從城市到園區,從寫字樓到家,皆為空間,空間科技服務的範疇比物業服務更大,在空間(Space)裏的設施、設備、資產、人及商業活動皆可通過技術(Tech)連接。”
萬物雲的三條業務線中,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簡稱“AIoT及BPaaS”)是技術,充當了連接的作用,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簡稱“社區空間”)和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簡稱“商企和城市”)則是其服務的空間。
不同的業務對應了不同的品牌,社區空間涵蓋萬科物業和樸鄰,商企和城市涵蓋萬物梁行和萬物雲城,AIoT及BPaaS涵蓋萬睿科技、祥盈企服和第五空間。
至於科技相關的AIoT及BPaaS的營收,確實不如其他業務,營收佔比不到一成,但是本質作為物管企業的萬物雲,物管相關營收佔大頭自然無可厚非。
截至2021年末,萬物雲總收入237.05億元,淨利潤約17.14億元。其中,社區空間營收131.61億元,收入佔比55.5%;商企和城市收入86.93億元,佔比36.7%;AIoT及BPaaS收入18.5億元,佔比7.8%。期內,總在管面積已達約7.85億平方米。
物企的科技牌
物企走到資本的牌桌,本身就是其實力的一種體現。不過隨着行業的不斷髮展,傳統物管已經不新鮮了,智慧、綠色、科技陸續登上牌桌。
從科技延伸出來的業務並不少,智能家居、智慧社區、健康醫療……大部分業務都集中在增值業務板塊。
2020年11月,金科服務頂着“智慧服務”的標籤殺入資本市場,2021年財報中,其數智科技服務營收接近1億元,同比增長108%。
年初,金科股份公告稱,金科服務擬出資1.7億元認購廈門融匯弘上二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部分新增份額。這筆投資,不僅可以幫金科服務母公司疏解壓力,也為其佈局醫療健康領域,開闢新的增值服務空間打下了基礎。
世茂服務也將智慧場景解決方案單列為一項營收業務,2021年收入約6.0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4.2%。
更多的物業公司還是將智慧服務融入其他的業務板塊中,尤其是社區增值服務裏面。白錫洪表示,時代鄰里依託科技佈局,打造全生命週期的科技+服務平台,實現物業管理與增值服務雙輪驅動。2021年時代鄰里社區增值服務的收入達到了5.5億元,達成了3年9倍的增長。
不過,科技化成果能夠透到紙面上的並不多,傳統物業要搭好信息化的框架任重道遠,成本、在管面積和區域差異都給科技賦能物業增添了難度。李長江就曾表示:“物業管理行業的數字化沒有樣板可作參考,我們已經進入了物業服務數字化的‘無人區’。”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