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募REITs價格異動引發市場關注,自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上市以來,多隻產品價格漲幅超過30%。3月4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監管層已密切關注公募REITs交易風險,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平抑REITs價格。下一步,監管層將加快推動項目供給,研究擴募機制,完善信披體系,加強異常波動盯市,平抑過度炒作。
市場熱炒 監管持續發力
面對火熱的REITs市場,監管持續發力,多措並舉引導市場理性投資。
記者從基金管理人處瞭解到,當前監管已要求管理人充分關注外部交易和輿情信息,針對價格波動較大、存在外部待澄清市場傳聞等情形,及時披露交易風險提示公告、澄清公告及其他影響交易價格的事項,切實回應市場關切。
具體而言,信息披露文件內容應當要針對性披露與項目收益情況相關的具體內容,及時反映當前市場價格下項目估值與項目實際收益的關係,充分、準確地揭示投資價值和風險,比如披露項目分派率、內部收益率等關鍵指標。
“從當前上市項目來看,監管對累計漲跌幅過大、連續多日漲跌幅過大等情形,要求採取REITs次一交易日開盤停牌一小時或一天的冷卻機制,並同步提示市場關注交易風險。”某上市REITs項目管理人表示,監管部門明確表示已對部分波動較大的REITs品種依規加強監管,對加劇價格波動、誤導投資者交易決策、影響市場交易秩序的異常交易行為依規從嚴採取了一系列監管措施。
記者通過有關證券公司瞭解到,監管已要求各會員單位加強從業人員培訓,通過多種形式向廣大客户充分提示REITs交易風險,引導相關投資者理性審慎參與交易。據瞭解,後續監管部門還將進一步提高風險提示的精細化程度,包括在累計漲跌幅或當日漲跌幅較大時,由會員單位通過彈窗提示向投資者實時提示交易風險、推送管理人風險提示公告等。
警惕炒作 靜待價值迴歸
分析人士指出,公募REITs被熱捧主要因為目前整體供不應求。
“基礎設施公募REITs僅11只產品上市,整體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一位受訪的REITs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首批公募REITs產品的三季報和四季報披露後,其經營業績、可供分配金額等數據都好於預期,因此出現炒作現象。
長期來看,無論何種資產的價格都將遵循價值規律,不斷迴歸其內在價值,公募REITs亦不例外。公募REITs作為一項兼具股性與債性的產品,其預期收益和預期風險與底層資產的情況密切相關。在底層資產收益率保持穩定時,其偏離的價格最終將回歸價值本身。任何資產的收益與風險都是相輔相成的,縱然公募REITs產品的預期風險低於股票,但短期內高企的價格仍然將給當前的不理性投資帶來巨大風險。
理性投資 多方合力呵護
“要適當緩解當前公募REITs的炒作問題,必須從源頭着手。”一位REITs投資人士告訴記者,公募REITs正處於試點階段,監管層對項目的審核總體處於審慎穩妥的態度。引來源頭活水,進一步推動公募REITs擴容,形成常態化的發行節奏,將是一項有力舉措。
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下一步,監管層將加快推動項目供給,研究擴募機制,完善信披體系,強化市場監管,推動REITs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在交易機制方面,還將加強異常波動盯市,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使REITs在兼具權益和債性的基礎上,平抑過度炒作。
公募REITs市場的發展需要多方呵護。中介機構歸位盡責,勤勉履職,把好申報項目質量關。基金管理人等在充分揭示產品風險的同時,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而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説,充分認清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深入理解REITs投資理念,重點關注底層資產收益情況,加強對產品本身的研究要比關注二級市場價格本身更為重要。
相關市場人士建議,應理性看待REITs市場的短期價格表現,重點關注其長期投資價值,高度警惕價格與底層資產價值之間出現的嚴重偏離風險。
“REITs產品的收益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底層資產的現金分紅,二是二級市場的買賣差價。”上述市場人士表示,REITs產品底層資產的經營相對穩健,出現暴漲暴跌的可能性相對有限。在投資時,建議關注不同項目的內部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