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謀者遠”,正是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當下的寫照。
近日,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家庭迎來了第13位成員。天眼查信息顯示,廊坊易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廊坊易達科技”)日前成立,廊坊銀行持股比例為99%。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利用數字技術提升業務能力、降本增效,是銀行業未來關鍵的競爭力之一。”於百程進一步指出,“廊坊銀行在中小銀行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其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一方面可以服務本行數字銀行建設;另一方面,因為其更懂區域銀行的痛點,也可將其科技經驗對外輸出。”
廊坊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廊坊易達科技註冊資金為200萬元,遠低於其餘12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其經營範圍包括:互聯網信息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軟件開發、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等。
另據官網顯示,廊坊銀行2000年12月份成立,目前總資產已突破2000億元,客户數超過550萬。目前該銀行內部已有金融科技部、互聯網金融事業部、消費金融事業部等相關部門。
“銀行內部存在金融科技部,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並不衝突。”於百程分析稱,成立獨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制度、人才、激勵等各方面可以更加靈活,更有利於科技實力的打造。在業務方面,大多數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首先會服務於本行和業務合作方,然後會將解決方案輸出給其他中小銀行機構等。
記者還發現,廊坊銀行對金融科技方面的人才招聘也較為重視。官網顯示,其總行招聘金融科技定向生,主要從事數據應用開發、數據分析挖掘、風險模型算法等工作,重點招收信息技術類、經濟金融類專業背景者,旨在打造“金融+科技”型專家。
但目前“金融+科技”複合型人才確實較為緊俏。根據人力資本研究機構怡安翰威特發佈的《金融行業科技人才管理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有接近40%的公司增加金融科技人才編制。在中國金融科技招聘領域,行業內的人才爭奪也較為激烈。
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正在加大,對人才爭奪是金融科技欣欣向榮的縮影。隨着金融數字化轉型進程的不斷深化,搶人大戰也逐步進入白熱化狀態,既反映出市場機構對科技基礎設施與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也預示着科技驅動金融業務具有光明的發展前景。”
金融科技服務機構競爭加劇
事實上,近幾年來,在“金融+科技”浪潮的衝擊下,銀行已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大嘗試。
2015年7月,央行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同年11月,興業銀行在上海成立興業數字金融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隨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開始紛紛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2018年以後,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大型銀行紛紛入局。
於百程表示,“從行業角度看,目前各家金融科技子公司大多分成對內服務和對外服務,這是由各家科技子公司的發展階段和資源能力所決定的。但從中長期看,獨立發展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未來都將是內向和外向業務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隨着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金融科技服務業務由內向外發展,未來各類金融科技服務機構之間的競爭也將隨之加劇。
“未來各類金融科技服務機構間都將面臨競爭關係。”於百程指出,“目前對外輸出金融科技服務的公司中,除了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外,還包括BATJ等互聯網巨頭、專業第三方金融科技服務公司等,這兩類都具有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的能力,與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勢必形成競爭關係。”
伴隨競爭的加劇,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認為,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想要在競爭中“立足”,仍需要找準自身定位和運營優勢。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地方性銀行成立的科技子公司,應該尋求差異化競爭,從打造自身特色金融科技服務出發,立足於本地,先服務好本地的金融及類金融機構,鞏固本地市場優勢,在完善產品和技術後,進一步為其他機構提供服務。”
蘇筱芮坦陳,“目前,大多數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服務定位是兩個,先是聚焦於內部科技能力建設,然後是培育對外輸出技術的能力。預計廊坊金融科技子公司亦將延續這一路徑,在城商行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