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合併 有利降低監管成本提升市場效能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財經

   

 

  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 監管層多舉措維護市場穩定 

  中國證券報報道,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正式批覆深圳證券交易所合併主板與中小板。

  證監會指出,合併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將指導深交所整合主板與中小板制度規則,做好監管銜接,對發行上市、市場產品、指數名稱等進行適應性調整,做好技術系統改造和測試,確保平穩落地。

  合併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的總體安排是“兩個統一、四個不變”。“兩個統一”是指統一主板與中小板的業務規則,統一運行監管模式。“四個不變”是指板塊合併後發行上市條件不變,投資者門檻不變,交易機制不變,證券代碼及簡稱不變。合併後深交所主板仍然實行核准制,沒有降低上市門檻,也沒有新增上市通道,不會直接導致市場短期內加速擴容。

  從接近監管部門人士處獲悉,證監會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系統觀念,會同滬深交易所採取多項措施,維護市場穩定運行。

  一是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依法依規開展審核註冊工作,切實把好市場“入口關”,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二是落實“零容忍”要求,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持續加大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惡性違法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三是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加快構建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壯大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力量,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產品,持續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配置資本市場。四是充分考慮市場承受能力,科學把握投融資平衡。

  截至2021年1月底,深市主板有468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21.74倍。中小板有1000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36.34倍。

  分析人士表示,不論是同一個交易所各板塊之間,還是同一個板塊內部,由於企業規模、行業類型、盈利能力、成長特性、投資者預期不同等因素,企業估值水平都存在一定差異,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差異主要是由於行業類型、成長特性等結構性差異所致。一般來説,新興行業估值高於傳統行業,以同類行業比較,雙方估值趨同。

  兩板合併不改變投資者門檻和交易機制。對投資者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習慣不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基本面沒有明顯改變的情況下,股票之間的流動性和估值水平不會有大的變化。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兩板合併不會改變市場運行的基礎邏輯和總體趨勢。深交所將對個股異常波動情況予以重點監控,依法從嚴監管,維護正常交易秩序,確保市場穩定運行。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陳洪斌表示,中小板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隨着中國證券市場的逐漸成熟和改革深化,其獨立存在的意義近年來持續降低。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表示,當前深圳主板和中小板對上市企業的要求和上市規則上已經沒有太大區別,兩個板塊的合併對市場影響比較小,有利於形成統一的業務規則和監管模式,提升市場效能並降低監管的複雜度。

  服務中小企業功能將進一步強化 

  21世紀經濟報道刊文稱,另據介紹,本次合併對固定收益類、期貨期權類產品和深港通業務等也基本沒有影響,涉及中小板的相關指數需進行適應性調整。且相關調整安排不會對指數編制方法作實質性變更,不會導致跟蹤相關指數基金產品投資標的調整。發行審核方面,在審企業無需重新申報材料,此番合併也不會對企業發行上市產生實質影響。

  在市場人士看來,中小板取消後也不會導致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工作弱化。

  證監會市場監管部副主任皮六一就指出,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後,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深交所還將進一步優化改進服務,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業做優做強。綜上,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功能將不斷得到增強。

  另外在他看來,近年來包括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新三板精選層與轉板制度的建立、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以及創業投資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風向的確立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也均進一步增強了中國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功能。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就指出,兩板合併對於存量企業沒有顯著影響,但有助於中小板上市的部分企業正名。深圳主板長期沒有受理新的發行申報,有些大型企業借道中小板在深圳上市,譬如中廣核。而部分企業已在中小板上市後獲得長足發展,成長為大型企業,譬如海康威視。

  因此,在田利輝看來,兩板合併可以讓大中型企業在合併板塊上市,小型創業創新型企業在創業板註冊上市。明晰上市層次,理順板塊關係,簡化監管工作,保護投資者,共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也表示,深交所主板從2000年關閉到現在一直沒有正式重啓,而中小板則在接納中小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深交所從資源整合的角度合併舊主板和中小板,合併之後的新主板更具有市場包容性,既能夠接納大型企業的IPO,同時也能夠覆蓋和接納中小企業的IPO。

  “市場包容性大幅提升之後對中小企業的包容性沒有絲毫的下降,應該説比過去覆蓋的範圍可能會進一步拓展,更具彈性。”董登新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