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共生產96.9萬輛,同比下挫41.1%,環比下滑46.8%;批發量為94.6萬輛,同比下降45.5%,環比下滑47.8%;零售量為104.2萬輛,同比下降35.5%,環比下滑34.0%,數據略好於生產與批發。
放眼長久,目前國內疫情高點已過,復工復產循序漸進,長春的汽車製造能力在5月快速滿血復活,上海部分企業4月中下旬開始推進復工復產,由此,5月起供給端環境將逐步改善。同時,國內汽車扶持政策也在加速落地。再有,目前環境下,自駕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尤其在高油價時代,新能源仍將持續走高。乘聯會認為,5月新能源車零售將出現環比高增長。
對於上下游產業鏈龐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汽車業來説,疫情之下長春、上海兩大汽車重鎮的停擺,使其遭受重創。
5月10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數據:4月,國內狹義乘用車產量跌入冰點,共生產96.9萬輛,同比下挫41.1%,環比下滑46.8%。生產不足繼而拉低了批發量,4月,狹義乘用車共批發94.6萬輛,同比下降45.5%,環比下滑47.8%。在零售端,4月,國內共售出狹義乘用車104.2萬輛,同比下降35.5%,環比下滑34.0%,數據略好於生產與批發。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介紹,“4月,受疫情影響,進口零部件大量短缺,涉及長三角地區的國產零部件供應商又無法及時供貨,加之物流效率降低和運輸時長不可控,導致汽車生產幾乎停滯。而零售端數據雖稍強,但其同環比增速已處於歷史同期最低值;同時,零售市場在庫存保障下仍下跌較為慘烈,表現不及預期。”
具體來看,4月,國內狹義車乘用車生產、批發、零售中,僅零售量突破百萬輛至104.2萬輛;其中,主力車型轎車和SUV同環比跌幅均超30%。綜合1-4月來看,車市增速被大幅拉低,累計銷量為595.7萬輛,同比下降11.9%;其中,轎車與SUV跌幅與市場整體趨近,MPV則下滑達22.1%。崔東樹認為,“零售市場並未在庫存支持下保持穩定,是因為疫情防控需求導致客户進店率普遍下降。”
以車系劃分來看,豪華車供需平衡的狀態再次被打破。4月,豪華車零售12萬輛,同比下降54%,環比下降50%,產銷損失巨大。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5萬輛,同比下降42%,環比下降24%;其中,日系、德系、美系品牌份額皆出現下滑,法系份額則逆勢提升0.4個百分點。對比來看,自主品牌表現仍最為堅挺,4月,自主品牌零售48萬輛,同比下降19%,環比下降37%,零售份額順勢提升9.6個百分點至46.4%。
此前連現翻番走勢的新能源市場,也在市場壓力下增勢戛然而止。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28.0萬輛,同比增長50.1%,環比下降38.5%;零售方面,4月新能源乘用車共售出28.2萬輛,同比增長78.4%,環比下降36.5%,遠低於歷年4月走勢,衝擊之大可見一斑。綜合1-4月數據,新能源乘用車零售增長仍達到128.4%,共售出135.2萬輛。
但新能源市場走勢仍明顯優於傳統燃油市場。4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27.1%,同比提升了17.3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54.4%,豪華車降至5.5%,主流合資品牌仍僅有3.7%。
聚焦具體車企表現,4月,比亞迪依靠純電、插混的雙驅動力再次夯實了領先地位,奇瑞、廣汽表現也相對突出。其中,批發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4家,包括比亞迪105475輛、上汽通用五菱30020輛、奇瑞汽車15568輛、廣汽埃安10212輛。
展望5月,乘聯會預計車市仍將出現較大同比負增長。具體來看,在疫情衝擊下,購買力正出現顯著下滑,不利於車市增量。同時以“五一”期間銷量來看,雖相較4月出現明顯改善,但同比仍有30%以上的下滑。再有,多地疫情的散發,也將制約車市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疫情高點已過,復工復產循序漸進,長春的汽車製造能力在5月快速滿血復活,上海部分企業4月中下旬也開始推進復工復產,由此,5月起供給端環境將逐步改善。同時,國內汽車扶持政策也在加速落地。再有,目前環境下,自駕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尤其在高油價時代,新能源仍將持續走高。乘聯會認為,5月新能源車零售將出現環比高增長。(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