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滋滋”聲此起彼伏,機牀高速運轉。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加工車間裏,工人們忙着加工葉片,一片熱火朝天。“今年1月,船舶增壓器訂單同比增加30%。”公司董事長何健介紹,公司研發投入連續多年達15%左右,接連攻克多項關鍵重要技術,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保交付、強研發、抓改造……新春伊始,中小企業活力滿滿,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各地出台多項措施,推動中小企業穩產復工
200餘台整齊排列的織機發出轟鳴,布料在穿梭的織針上逐漸成形,檢測、包裝……一道道工序完成後,外銷的功能性面料進入週轉庫。
大年初一,位於浙江紹興市柯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裏,近240名紡織工人堅守崗位。“受益於北京冬奧會,全球運動服裝持續熱銷,我們的衝鋒衣面料訂單已經排到了5月份。”公司董事長陳明賢介紹。
同樣為訂單交付全力衝刺的,還有紹興中科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正月初十,公司95%的員工已經上崗。明亮的總裝車間裏,員工正製造光器件和光模塊。
“2022年光通信市場將迎來新的增長週期,國內外對5G、數據中心及接入網需求旺盛,公司訂單已經排到了5月份。”中科通信董事長王苗慶介紹,今年年中,中科通信將新建3.5萬平方米的光芯片、光器件及光模塊科技創新產業園,加大尖端技術研發,為下一代光通信網絡發展蓄力。
為鼓勵中小企業穩產復工,各地區各部門多策並舉。廣東廣州市黃埔區等出台鼓勵企業春節期間穩崗留工的若干措施,支持企業復產穩崗。深圳市節後第一時間瞭解外地員工返深返崗情況,發動人力資源機構解決節後用工短缺問題,推動企業儘快復工達產。東莞市出台“穩崗惠企便民十條”,惠企總額達6.6億元,對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進行獎勵和貸款貼息。
“調查顯示,目前廣東70.2%的企業手持訂單可供生產1個月以上,其中25.2%的企業手持訂單可供生產3個月以上,企業訂單保持較好態勢。”廣東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加力研發投入,中小企業成為強鏈補鏈生力軍
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熱場節目中,觀眾的目光被兩個機器人“舞者”吸引,它們是來自達闥科技的5G雲端智能服務機器人“小姜”。
“機器人全身有34個智能柔性關節,靈活的手臂和十指具備抓取、負載能力,可以完成端茶倒水、穿針引線等高難度動作。”達闥科技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黃曉慶説,節前,研發人員在30天內緊急研究11個新需求、16個新任務,讓機器人視覺抓取、多模態交互、移動、負載能力和動作精度大幅提升。
今年以來,智能激光雷達系統科技企業速騰聚創好消息頻傳:搭載3顆速騰聚創激光雷達的廣汽埃安LX PLUS電動汽車上市,與自動駕駛企業元戎啓行合作打造面向前裝的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發佈有更遠探測距離和更高探測精度的全新款128線機械式激光雷達。
“自去年車規級固態激光雷達量產以來,我們獲得了40餘款車型的定點訂單。”速騰聚創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邱純鑫説。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能力強,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説,截至目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培育3批4762家,平均研發強度超過7%,平均研發人員佔比25%左右,平均有效專利數逾50項。此外,還培育了5批596家“單項冠軍”企業,帶動各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
“十四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部計劃利用5年時間培育形成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千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圍繞建立梯度培育體系、解決技術難題、加強精準化服務支撐等,中小企業正活力滿滿、幹勁十足。
主攻數字化、智能化,打好數字化轉型攻堅戰
正月初十,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勒流鎮,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化生產線上一派繁忙。種類繁多、設計精美的小家電,從這裏走向世界。
“依託工業互聯網連接上下游147個系統、1400多家供應商,我們可通過生產要素實時數據對訂單分級、分期、分批排產,不僅交付精準、效率提升、品質改善,還實現了訂單從業務接單到成品完工出貨各環節之間‘一單到底’的智能化無縫銜接。”新寶電器生產管理中心總監卓志勇説。
據介紹,順德將投入55億元支持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超1000家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100家數字化示範工廠,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全覆蓋。
中小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
數字化改造成為多個省份今年的工作重點。江蘇建設中小企業“智改數轉”雲服務平台,通過政府採購對規上中小企業開展免費診斷服務,全年計劃新增星級上雲企業1000家,帶動企業上雲累計超過45萬家。河北打造“1+21”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實施數字化改造項目200項,新增上雲企業1萬家。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峯介紹:“十四五”時期,將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促進工程”,着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在中小企業落地應用。到2022年底,組織100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平台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不少於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評價診斷服務和解決方案,推動10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雲。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19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