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滬指創兩個月最大周跌幅,長假前一大波股票開始躁動
指數回調、成交縮量、北向資金持續離場......本週A股市場交投情緒降温明顯。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收盤,A股三大股指本週周線盡墨,滬指更是創下兩個月來最大周跌幅。
從板塊看,本週生物醫藥是唯一收漲板塊,休閒服務本週跌幅較小,不少旅遊股在9月25日逆勢上揚。
在券商看來,當前市場或將呈現混合、輪動的均衡格局,建議投資者關注順週期及大金融佈局機會,中長期科技仍是主線。
滬指創兩個月來最大周跌幅
北向資金淨流出超230億元
9月25日,A股三大股指開盤後呈震盪調整態勢,滬指一度逼近3200點關口,市場成交額進一步萎縮。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12%,報3219.42點;深證成指跌0.02%,報12814.17點;創業板指漲0.18%,報2540.43點。
圖片來源:Wind
從板塊表現看,隨着中秋十一“雙節”長假漸行漸近,投資者對旅遊、消費等個股關注度持續升温,從而帶動休閒服務板塊逆勢領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申萬28個一級行業跌多漲少,休閒服務以2.03%的漲幅居首,騰邦國際、嶺南控股漲停,天目湖、西安飲食等多隻個股跟漲。
非銀金融板塊全天收漲1.18%,漲幅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位居第二。消息面上,因有投資者猜測或與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合併,東方證券今日股價漲停,浙商證券、東興證券、西部證券、第一創業等紛紛跟漲,多隻券商股盤中價格出現異動。
概念板塊中,連板、在線旅遊全天收漲逾3%。漲幅居前的還有營銷傳播、證券(一致評級)、黃金(一致評級)等概念板塊,觸板以6.13%跌幅居首,跌幅居前的還有生物育種、超硬材料、其他建材(一致評級)等概念板塊。
圖片來源:
Wind
在經歷上週百億元淨流入後,本週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出。Wind數據顯示,9月25日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出12.91億元。就全周(9月21日至9月25日)情況看,5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全部維持淨流出態勢,9月24日當天更是大幅淨流出超121億元,創下近2個月來單日淨流出新高。全周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出247.09億元,9月以來淨流出近290億元。
在北向資金持續離場的同時,本週A股主要股指亦持續下挫。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周分別下跌3.55%、3.25%、2.14%,滬指創下最近兩個月來最大周跌幅。
從成交看,本週市場交易情緒較上週進一步降温。Wind數據顯示,9月25日全天兩市成交額尚不足5700億元,創下5月29日以來單日成交額新低;全周兩市合計成交3.37萬億元,環比進一步下滑10.13%。
醫藥生物止跌企穩
後市建議關注四條主線
就全周情況看,上週領漲的汽車板塊本週遭遇重挫,此前持續調整的醫藥生物卻初顯企穩跡象,休閒服務板塊本週雖然下跌,但行情表現僅次於醫藥生物。
Wind數據顯示,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是唯一收漲板塊,本週累計上漲0.51%,成分股中,正川股份、博暉創新、拱東醫療周漲幅均超過30%,康泰醫學、英特集團、賽升藥業周漲幅也均超過20%。休閒服務本週累計下跌1.30%,有色金屬以7.20%的周跌幅領跌,汽車、房地產周跌幅均超過6%。
從全年表現看,醫藥生物板塊自年初開始持續上漲,到7月年內高點,累計漲幅超過68%。此後板塊持續回調,截至9月25日收盤,該板塊年內漲幅仍達到44.86%,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高居第三。
興業證券指出,隨着疫情逐步平復,擁抱高景氣主線仍然是目前最好的應對策略之一,考慮到國家在醫藥板塊的戰略性投入,創新板塊預計會成為下半年持續關注的熱點,長期看好創新藥及創新藥產業鏈的發展前景。推薦四線佈局主線:IVD化學發光、消費醫療、創新藥及產業鏈、創新醫療器械和創新疫苗。
對於休閒服務板塊,萬聯證券認為,在旅遊復甦態勢下,國內及周邊遊率先恢復,由於國外的疫情還在蔓延,出境遊仍需觀察。短期來看,受益於疫情後的旅遊復甦,看好各細分板塊的龍頭企業,尤其看好酒店、景區、旅行社等彈性大的板塊龍頭。中長期看好具備優質成長性的免税、演藝主題公園板塊龍頭。
風格或轉向相對均衡
經歷本週縮量調整,展望後市,A股還將演繹出怎樣的行情?
粵開證券認為,當前的市場風格可能正在朝相對均衡的方向轉變,即在經濟復甦的大邏輯下,疊加科技板塊的表現,市場可能不會是單純的低估值和週期佔優風格,而是呈現混合、輪動的均衡格局。
在流動性方面,北上資金近兩月由淨流入轉為淨流出,資金面的邊際變化直接導致消費、科技板塊的震盪回調。不過長期來看,待市場短期風險釋放後,有望帶動增量資金入場,在創業板低價股炒作降温後,遊資和個人投資者重歸價值投資。
掃二維碼 3分鐘開户 穩抓股市回調良機!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