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央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2021財年第三季度,印度GDP增長0.4%,系印度經濟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首次正增長。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表示,該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政府在上財年採取的有效財政措施。
0.4%的增長率,標誌着印度經濟出現向好苗頭。
近期,各大機構對於印度新財年經濟發展的預期愈發樂觀。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近公佈的報告,印度GDP在2021/2022財年預計將增長12.6%,並指出這得益於印度強有力的財政措施以及國內製造業和建築業的復甦。
印度信用評級機構CRISIL也指出,新冠疫苗投入使用推動印度國內經濟環境明顯好轉,加之政府支出的刺激作用,預計印度GDP增速有望在本財年反彈至約11%。
不過,CRISIL對印度未來經濟發展給出積極展望的同時,也直言印度的經濟復甦依舊並非易事。CRISIL認為,當前,印度國內小企業和城市貧困人口所受到的疫情衝擊還遠未消退,復甦還面臨相當難度,且城市經濟復甦的步伐比農村更慢,服務業重振的進度也落後於製造業,發展呈現出不平衡的特徵。
穆迪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認為,就一個國家的疫後復甦來看,一方面,短期看GDP數據取決於該國如何通過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和其他措施管控疫情;另一方面,長遠經濟發展態勢要看該國在疫情期間喪失了多少工作機會。
不過,就業問題一直是困擾印度國內經濟回暖的“老大難”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復甦進程勢必難逃掣肘。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最新數據,2021年2月份印度失業率為6.9%,雖然已經低於2020年2月份的7.8%,但勞動參與率和就業率仍然很低,這反映出印度勞動力市場上的勞動力外流現象嚴重,國家就業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失業給民眾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收入下降,這將削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度。
對於印度政府而言,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一方面在於更好利用防疫措施與財政政策,儘快擺脱疫情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是推動各項改革,以解決長期困擾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構性問題。總體來看,印度經濟復甦的曙光已經初現,不過要徹底脱困仍需努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施普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