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8日,Choice數據顯示,累計有193家上市化工企業發佈三季報。其中,前三季度186家盈利,7家虧損。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有45家企業淨利潤超5億元,有16家超20億元。按淨利潤由高到低排序,萬華化學以195.4億元登上榜首,其次是華魯恆升的56.12億元、寶豐能源的53.18億元。
前述193家企業中,有67家淨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0%,有22家超500%。亞鉀國際、金瑞礦業、多氟多增幅逾5000%。
化工板塊業績飄紅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國化工產品價格指數(CCPI)=5917,較2021年9月初上漲約13.1%。在所追蹤的136種化工品中,2021年9月內金屬硅(昆明)、液氯(江蘇)、黃磷(雲南)、燒鹼(江蘇)4個品種的價格漲幅超過100%,氟製冷劑R134a、有機硅DMC、醋酐、動力煤、醋酸的價格漲幅超過50%。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國內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7.8%。
受行業景氣度上行影響,化工企業業績表現亮眼。據萬華化學10月18日披露的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73.18億元,同比增長117.99%;實現歸母淨利潤195.42億元同比增長265.32%。對此,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全球疫苗的接種使得主要經濟體消費和製造業持續修復,基礎能源供應緊張,價格顯著上漲,推動主要化工品價格提升。
在已披露三季報的化工企業中,亞鉀國際的淨利增幅位列第一。公司10月24日發佈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其營收為4.39億元,同比增加53.14%,歸母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為7.16億元、8937.08萬元,同比增加15712.47%、2051.05%。亞鉀國際稱,業績大幅攀升主要是由於報告期鉀肥產品銷售業績提升所致。
不過,四大民營化工的三季報業績增幅出現分化。東方盛虹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4億元至15億元,同比增長493.61%至536.01%;榮盛石化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01.22億元,同比增長79.08%。
反觀恆逸石化與恆力石化,二者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0.82億元、127.12億元,同比微增0.85%、28.46%。
分化的原因與成本端密不可分。榮盛石化前三季度營業成本為940.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7.16%,低於66.66%的營收增速。而恆逸石化的營業成本為901.85億元,同比增長63.07%,高於57.68%的營收增速。榮盛石化56.61%的營業成本增速,也高出46.6%的營收增速不少。
少數企業淨利虧損
原料價格飆漲,成本壓力傳導至中下游,對議價能力不強的企業造成不小打擊,致使其業績增速下滑,甚至出現虧損。前三季度,上述193家化工企業中,有51家淨利同比下滑,12家下滑幅度超過50%。
主營環氧乙烷新材料的奧克股份在報告中提及,前三季度,國際原油庫存下降疊加市場擔憂供應趨緊,以及需求強勁助推原油價格全面上漲,公司主要原材料乙烯的採購成本同比增加約33%。受此影響,奧克股份前三季度營收為49.88億元,同比增長30.16%,歸母淨利潤為1.93億元,同比減少35.09%。
新日恆力主要從事煤質活性炭的生產及銷售,據其披露,前三季度公司精煤採購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18.6%,達1456.37元/立方米,焦油採購均價上漲46.18%至3821.08元/立方米。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43億元,同比增長12.84%,歸母淨利潤虧損1848.69萬元,同比減少81.68%。
主打無機鹽的南風化工的三季報也不好看。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為8.01億元,同比減少3.73%,而歸母淨利潤僅為201.59萬元,同比減少97.97%。針對業績大幅下滑,公司曾在預告中提及,一是主要產品受海運費大幅上漲、下游需求不足影響,銷量下滑、價格下降,二是主要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產品生產成本升高。
此外,前三季度,以維生素和皮革化學為主業的兄弟科技實現營收19.06億元,同比增加34.15%,歸母淨利潤僅為298.11萬元,同比下滑97.07%。針對業績變臉,公司稱主要系部分維生素產品市場整體價格處於低位,較去年同期下降較大。
化工產品原料上漲,供需矛盾仍是最大推手。受疫情影響,去年基礎能源產量大幅下滑。而隨着下游需求逐漸恢復,出現供需失衡,2021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飆漲60%,汽油價格同樣有所上漲,多國加油站汽油價格首次突破9元/升大關,天然氣價格也在走高。加之國內能耗雙控影響,供應進一步緊縮,推動原料價格上漲。
未來化工板塊走勢如何?
中金公司指出,部分省市加強能耗雙控工作,將導致高能耗化工品供應減量,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預計四季度整體化工品價格指數將繼續呈現上漲趨勢。華安證券化工首席分析師劉萬鵬也表示,四季度化工板塊依然將是結構性行情。
另一方面,海外也在釋放漲價信號。巴斯夫、杜邦、陶氏等化工企業陸續發函甚至多次發函,宣佈四季度漲價事宜。部分產品最高上漲6000元/噸,漲幅高達30%,某些企業甚至宣佈加收天然氣附加費等費用。
此外,有些傳統化工企業正向新材料領域轉型。以多氟多為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3.07億元,同比增長85.36%,實現歸母淨利潤7.37億元,同比增長5316%。對此,多氟多稱主要原因系報告期內,公司新材料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量價齊升,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中金公司表示,隨着鋰電池、光伏、顯示面板、半導體、5G等產業不斷向中國轉移,將為上游材料的自主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雙碳”政策下化工行業大規模資本開支受到一定約束,與此同時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背景,以及依託化工企業充裕的現金流支撐,將驅動中國化工行業邁入創新發展新階段。
見習記者:胡安墉
編輯:王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