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雲南、天津等多地近期披露,將預留部分專項債額度至12月發行,並於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專家表示,預留額度可能是為了結轉資金用於明年一季度使用,以應對宏觀經濟面臨的潛在風險挑戰。在今年經濟增長呈現“前高後低”的背景下,預留額度更符合跨週期政策設計和調節需要,確保明年上半年基建投資保持一定力度。
多地預留額度至年底
近日,多個省市在預算調整方案中提及,將按照相關政策要求,預留部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到今年12月發行。
據華西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樊信江統計,目前已經有5個省市披露將預留部分專項債額度至年底,合計1568億元。分別為浙江506億元、雲南428億元、天津324億元、重慶160億元、吉林150億元。按照這些省市披露的2021年新增專項債限額來看,預留到12月發行的比例分別為26%、34%、30%、13%、23%,平均預留比例約為26%。其中,天津在財政部下達第一批新增限額時就確定,將部分額度預留到年底發行。此外,四川也披露將預留額度至12月發行,但並未公佈具體額度。
今年地方政府債券新增限額並未全部下達。按照財政部公佈的數據,截至目前,財政部已下達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42676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800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34676億元。相較3月預算報告中公佈的一般債務限額820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36500億元,有200億元新增一般債務限額、1824億元新增專項債務限額尚未分配下達。
“在必要時刻,財政部有可能將尚未分配的限額進行第三次下達。”樊信江稱。
體現跨週期調節思路
對於這些省市預留額度的原因,樊信江認為,相關部門可能早已充分考慮到經濟“前高後低”的特徵,預留了後手,兼顧了跨週期調節的需要。
中泰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周嶽表示,預留額度符合跨週期調節的要求。當前經濟仍在持續復甦,2022年如何在高基數下實現5.5%左右的潛在增速存在一定壓力。在全面降準落地後,財政政策發力成為市場關注重點。
“按照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的最新要求,預留額度並不意外。”周嶽説,發行持續到年底,意味着相應額度會留到明年使用,這有助於平衡今明兩年的財政支出強度,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此外,今年初財政部就已經提出適當放寬發行時間限制,預留額度的提法也符合市場預期。
預留額度也意味着今年專項債的發行節奏與往年有明顯區別。從往年經驗來看,三季度是傳統的地方債發行高峯期,很少出現將大量新增債額度留至年底發行的情況。
據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統計,25個省市披露的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顯示,三季度新增專項債計劃發行1.35萬億元。從全年來看,預計近1萬億元額度預留至四季度使用。而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四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分別為11339億元、2367億元,2019年為7432億元、190億元。
基建投資料温和增長
展望後續發行節奏,周嶽預計,今年地方債新增限額有望全部使用完畢。假設8月新增地方債發行規模與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相近,9月略超計劃,則四季度還剩下新增一般債1277億元、新增專項債10200億元額度。
“這部分專項債可能會有兩種發行方式。”周嶽分析,一種是平穩發行,即每月有約425億元新增一般債券及約3400億元新增專項債發行;另一種是專項債預留額度較多,12月新增專項債發行額度將佔全年額度的20%,10月和11月專項債平穩發行,則10月和11月每月可能有約1630億元新增專項債發行,12月有近7000億元新增專項債發行。
在專項債發行後置的情況下,專家預計,今年專項債對基建投資等提振作用可能會比較有限,但在跨週期調節的考慮下,明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力度將有保障。
周嶽表示,超過5000億元專項債資金可能會留到明年初使用,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加速對於基建和社融的提振作用有限。
中金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認為,雖然政府債淨融資開始提速,會支持基建發揮逆週期託底功能,但由於地方隱性債務監管繼續從嚴,專項債撬動的槓桿效應或減弱,基建投資將温和復甦。其中,交通運輸、市政等投資增速或快於電力等公用事業。預計全年廣義基建增速有望保持在3%左右。
“今年12月可能提前下達2022年的專項債額度,確保明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之後的基建投資保持一定力度。”高瑞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