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

日前,在位於江蘇淮安金湖縣的江蘇西派集團(閥門)有限公司內,工人在生產加工出口海外的閥門組件。該企業可生產加工2000餘種閥門,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趙啓瑞攝(人民視覺)

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23日公佈的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顯示,2021年1-3月,銀行結匯5902億美元,售匯5016億美元,結售匯順差885億美元。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甦不平衡,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在明顯變化的外部環境下,中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展望未來,中國外匯市場保持平穩運行的基礎仍然穩固。

人民幣匯率窄幅雙向波動

談及當前外匯形勢,王春英在4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提到了三個關鍵詞:韌性、理性和平衡性。

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呈現窄幅雙向波動。今年開市第一天,人民幣匯率跳升1.2%至6.46。此後保持比較平穩的態勢,在6.46-6.55之間窄幅波動。和國際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表現出了較強的韌性。

市場交易理性有序,匯率預期比較平穩。今年1-2月份人民幣升值時期,購匯率較去年12月份增長1.6個百分點。3月份人民幣貶值時期,結匯率比1-2月份上漲3.1個百分點。可以看到,市場主體保持了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理性交易模式。從企業的外匯交易來看,主要是滿足實際需求。一季度企業的出口和貿易項下的結匯同比分別增長39%和38%,進口和貿易項下購匯分別增長19%和23%,二者均保持方向一致,漲幅相近。

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跨境雙向投資總體均衡。一季度,貨物貿易維持較高順差,服務貿易逆差繼續處於低位,經常賬户有望延續小幅順差,保持在基本平衡範圍內。同時,跨境雙向投資比較平穩、均衡,直接投資項下長期經營性跨境投資保持活躍,證券投資項下是小幅淨流入。

外資持續增持境內債券

今年以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券表現出了較強的投資意願。外匯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外資淨增持境內債券633億美元,環比增長11%。

“目前來看,外資增持的總體趨勢還會持續。”王春英説,作出這一判斷,主要基於四方面因素。

第一,國內基本面為外資增持境內債券提供了根本支撐。從2016年中國債券市場加快對外開放以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相關投資保持了年均兩位數的增長,體現了外資增持境內債券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第二,從債券市場本身來説,具有增配空間。到去年底,外資持有境內債券佔整個債券市場託管總量的3%,未來還有較大提升空間。3月底,富時羅素宣佈從10月份開始分階段把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有市場機構預測,中國債券市場將迎來超過13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第三,中國債券的資產收益相對有優勢。當前,在全球負利率環境下,人民幣債券比較高的收益率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回報和多元化的投資組合選擇。

第四,人民幣資產呈現一定的避險資產屬性。在外部環境波動比較大的時候,人民幣資產表現良好。比如,去年3月份國際金融市場大幅振盪時期,新興經濟體債券市場的外資淨流出,中國是淨流入。

王春英指出,總的來看,當前外部環境的階段性變化和調整,不會改變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發展大局,也不會改變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長期投資意願。

加大外匯市場政策供給

對於接下來的外匯形勢,王春英表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外匯市場保持平穩運行的基礎仍然穩固。但同時也要關注到一些風險,比如全球疫情蔓延、地緣政治等因素都會對我國涉外經濟和國際收支產生一定的影響。

面對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企業怎樣規避風險?王春英指出,樹立風險中性的理念非常重要。很多情況表明,一些企業特別是管理層,對於匯率風險的認識不夠健全。企業應該立足主業,理性面對匯率漲跌,審慎安排資產和負債的貨幣結構;同時,合理管理匯率風險,以保持財務穩健和可持續為導向,而不應該以套保的盈虧論英雄。

“近年來,外匯局圍繞深化市場建設、加強宣傳培訓等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目的是切實幫助企業規避、管理匯率風險,今年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支持企業更好適應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王春英説,接下來,將持續提升外匯服務水平,加強對外匯局分支機構外匯衍生品和外匯市場專業化能力建設,在面向企業、銀行時能更好開展匯率風險管理政策的解答和服務工作。同時,督促銀行強化基層外匯服務能力建設,針對匯率風險管理比較薄弱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引導銀行開展實地入户培訓輔導。

政策方面,王春英指出,將加大外匯市場政策供給,不斷豐富交易工具,完善交易機制,提升外匯市場的透明度,增強交易便利性,更好滿足市場主體風險管理的需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0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