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週期影響下龍大肉食擬改名,入局預製菜能否擺脱業績壓力?

近期,以屠宰為主業的龍大肉食宣佈擬更名“龍大美食”,並計劃投資超4億元食品項目,生產冷凍調理食品、預製菜、調味品等。

這些動作,源自龍大肉食今年提出新戰略——“以食品為主體,以養殖和屠宰為支撐”。不過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儘管宣佈戰略升級,但龍大肉食看重的食品業務尚未成長為營收主力。2021年上半年,龍大肉食的食品行業營收仍僅佔7.29%。

一家屠宰行業資深企業為何要進行這樣的戰略轉型?龍大肉食12月12日回覆新京報記者稱,發展食品板塊可以讓公司擺脱豬週期等行業週期性影響,目前預製菜業務主要在川菜、川味食品等方面發力。

業內人士分析,受多種因素影響,當前養殖、屠宰行業並不賺錢,相關肉企向食品業轉型是行業趨勢,肉企入局時雖然擁有前端優勢,但也會面臨激烈市場競爭等挑戰。

剝離進口貿易公司未果

近來,龍大肉食發佈多個公告宣佈進行業務結構調整。11月23日,龍大肉食稱,為推進“以食品為主體,以養殖和屠宰為支撐的‘一體兩翼’戰略升級”,使公司名稱與戰略方向及業務更匹配,擬將公司名稱由“山東龍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山東龍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擬由“龍大肉食”變更為“龍大美食”。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龍大肉食12月14日披露的公司章程中,已將公司稱呼為“龍大美食”。

除改名外,龍大肉食還在調整自身業務,擬將所持有的子公司中和盛傑51%的股權,以2996.25萬元轉讓給深圳碩海。

事實上,中和盛傑及其承接的進口貿易業務曾被龍大肉食看好。財報顯示,2017年7月前,龍大肉食的進口貿易主要由公司本身開展,貿易產品主要為冷凍豬肉。2017年7月後,進口貿易主要由當時新成立的中和盛傑開展,貿易產品範圍也拓展至冷凍豬肉、雞肉、牛羊肉等凍品。當時龍大肉食認為,國內發生非洲豬瘟和生豬出欄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進口貿易板塊可以增加公司產品供貨渠道、平衡公司產品的供應結構。

2019年,中和盛傑實現營業收入近44.9億元,實現淨利潤近8776.34萬元。龍大肉食指出,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增長較快的部分原因,正是在於中和盛傑2019年進口貿易業務規模快速增長。中和盛傑準確預判市場行情,低點大量進口備貨賺取貿易利潤,導致公司2019年主要貿易產品尤其是冷凍豬肉、牛肉產品收入及毛利率出現明顯上升。

當時,龍大肉食預計,未來10年,國內牛羊肉市場存在較大發展空間,而中和盛傑已深入牛羊產品進口市場,擁有成熟的加工廠脈絡和客户基礎,十分看好其未來發展,並提出“未來以進口貿易為核心,繼續擴大業務規模”。

然而,2020年,中和盛傑的盈利情況急轉直下,實現營收53.39億元,淨利潤虧損386.63萬元。到2021年,中和盛傑虧損進一步增加,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7.83億元,淨利潤虧損7974.27萬元。

2021年11月,龍大肉食對中和盛傑的描述已轉變為“肉類進口貿易非優勢業務”,尚未形成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對“一體兩翼”戰略的實現起不到更大支持作用。同時,中和盛傑的進口貿易業務主要依靠龍大肉食向其借款及銀行授信,佔用公司大量資金,轉讓所持有的中和盛傑股權,有利於龍大肉食進一步聚焦食品板塊。

不過,因龍大肉食還存在向中和盛傑提供經營借款餘額4.4億元,提供擔保合同金額6.05億元的情況,11月23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龍大肉食説明轉讓所持中和盛傑的必要性,以及轉讓公告中提及的系列措施是否足以保障中和盛傑償還借款、利息等。

收到關注函的第二天,龍大肉食宣佈,董事會經慎重考量評估,決定終止本次轉讓控股子公司股權事項,主要原因是“為最大限度保障廣大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降低本次交易的不確定性風險”。龍大肉食稱,將在妥善解決完對中和盛傑的對外擔保義務及收回中和盛傑的借款後,再擇機繼續推進本次股權轉讓事項。

豬週期影響致屠宰收入下滑

以屠宰為主業的龍大肉食,為何要重新梳理業務、變更名稱?中國肉類協會副會長高觀向新京報記者分析,屠宰企業向下遊食品板塊轉型是當前的行業趨勢,原因在於“目前的養殖、屠宰環節不掙錢”。

2021年,受豬價下跌、凍品銷量減少等影響,龍大肉食業績增速較2019年、2020年出現明顯放緩。2021年上半年,龍大肉食實現營業收入106.01億元,同比下降8.61%;實現淨利潤3.08億元,同比增長1.26%。值得注意的是,其業務板塊中,屠宰行業營收同比下降12.57%,進口貿易營收同比下降4.04%,食品行業營收卻同比增長19.96%。就毛利率而言,食品行業毛利率為19.54%,遠高於屠宰行業毛利率5.29%、進口貿易毛利率1.15%。

也正是在2021年半年報中,龍大肉食對自身的戰略表述發生明確變化,由2020年的“以屠宰精加工和肉製品為核心,以生豬養殖和進口貿易為配套”,更換為“以食品為主體,以養殖和屠宰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並把營業收入構成中以往的“肉製品行業”替換為“食品行業”。龍大肉食稱,食品業務盈利能力較強,隨着食品業務規模不斷增長,公司整體利潤結構將更加合理和穩定。

2021年前三季度,龍大肉食實現營業收入155.28億元,同比下降14.25%;實現淨利潤3.28億元,同比下降46.62%。對於業績下滑,龍大肉食在業績預告中給出解釋,“毛豬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出現較大降幅”。因此,如何應對本輪豬週期低谷也引發投資者關注。龍大肉食在近期投資者關係活動中表示,其應對策略是在提出“一體兩翼”戰略後,對產品結構進行靈活調整。“現在公司的主要發展方向是食品板塊,做了以食品預製菜和肉製品加工類的戰略佈局。”

“豬肉價格存在波動是一種客觀現象,因為豬週期是一直存在的。”12月12日,龍大肉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拓展預製菜等食品業務,可以讓公司擺脱行業週期性影響。“全產業鏈佈局可以幫助公司抵禦豬週期和突發性風險,也能為提升產品品質、增強盈利能力提供保證。食品板塊將會成為公司的快速增長板塊。”

食品業務營收佔比不高

儘管已經宣佈戰略升級,但龍大肉食看重的食品業務尚未成長為營收主力。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龍大肉食IPO時就表示,公司前身“龍大有限”成立之初主要從事生豬屠宰及肉製品加工業。2015年至2017年,龍大肉食的肉製品營收佔比8%-10%,2018年至2020年降至4%-6%。2016年年報中,龍大肉食在經營計劃中添加了“大力推廣休閒類食品”,並在2019年提出重點發展冷凍調理肉製品和高端肉製品,開發高端休閒肉製品新品類。到了2021年上半年,龍大肉食屠宰行業營收佔其總營收的72.49%,食品行業營收仍僅佔7.29%。

眼下,龍大肉食已開始着重擴張食品板塊產能。12月1日,龍大肉食宣佈,擬在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進口肉類精深加工及調味品生產項目。總投資4.26億元,生產規模為年加工肉類產品4.5萬噸,年加工調味類產品1.5萬噸,主要產品包含冷凍調理食品、預製半成品菜、預製成品菜、調味品等。為儘快推動項目落地,龍大肉食與聚鑫博惠公司簽署協議,擬共同出資1億元在海南洋浦港設立合資公司。

對於本次產能涉及的調味品業務,上海至匯營銷諮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張戟向新京報記者分析,像糧油企業進入調味品行業,一般可能是認為其利潤高、發展空間大。但作為肉企的龍大肉食,未具體透露其調味品產能規劃和準備進入的細分領域,暫時難以判斷其進入調味品行業的思路是否清晰。如果只是為了服務預製菜進行內部消化,初期會缺乏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還是要看具體規劃。

龍大肉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相較於調味品,目前公司在食品板塊還是聚焦於預製菜賽道。同時,新戰略佈局並非放棄養殖和屠宰,而是把養殖、屠宰作為食品業務的重要支撐,進而保障原材料的成本控制。

對於如何擴大食品業務,龍大肉食回應稱,公司將對食品板塊實行存量和增量並舉,為B端客户資源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和標準化產品。未來持續開拓中小B端客户,同時發掘C端消費者資源。其中,龍大肉食已搭建新零售渠道,和京東、叮咚買菜、美團快驢、美菜等多家電商及社區團購渠道達成合作。

佈局預製菜面臨挑戰

實際上,龍大肉食宣佈戰略升級前,就已在2020年年報中不斷提及預製菜行業潛力巨大,認為未來我國肉製品消費市場將呈現肉製品餐飲化趨勢,主力消費人羣廚房勞作的時間大幅縮短,社會消費需求也呈現快節奏趨勢。同時,預製菜加工操作簡便、菜品風味標準穩定,不但受到連鎖及外賣餐飲企業的青睞,也越來越吸引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羣體購買,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期。

“隨着我國預製菜行業的逐漸成熟,我國預製菜行業規模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龍大肉食在2020年年報的展望中表示,公司將發揮品控管理、食品精加工以及連鎖餐飲客户渠道優勢,根據下游客户需求進行預製菜研發與推廣,在預製菜領域搶佔先機並擴大優勢。

2021年半年報中,龍大肉食進一步表示,希望成為“中華預製菜餚最佳供應商”。在近期投資者活動中,龍大肉食還提及目前公司大餐飲客户包括百勝系、海底撈、荷美爾、上海梅林、通用磨坊等,長期主要合作的食品加工業務和餐飲企業客户在1000家以上。近期會把B端大客户作為預製菜佈局的核心渠道,另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再去拓展C端客户。

與已形成一定規模的養殖和屠宰行業不同,我國預製菜領域處在發展前期,競者眾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指出,相較海外發達市場而言,我國預製菜行業整體還較為落後,存在銷售區域小、地域特徵明顯、參與者眾多、行業集中度低、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等特點。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當前的預製菜賽道內,既有專攻預製菜領域的味知香、好得睞等,也有温氏股份、聖農發展、雙匯發展、唐人神、得利斯等肉企切入,賽道競爭正在加劇。

這意味着,走通預製菜這條賽道並非易事。龍大肉食方面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公司的預製菜主要在川菜、川味食品等方面發力,已和四川省火鍋協會簽約,在華北、華東、東北以及西南地區投資建設肉製品深加工工廠,提升產能覆蓋;在全國建立山東、上海、四川三大研發中心,並與西華大學合作成立川菜工業化研究院,以提升研發實力。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規模肉企進軍預製菜業務,可以提升自身附加值和抗風險能力。在預製菜板塊,龍大肉食的優勢在於其產業鏈的完整度,是很多企業還不具備的。高觀認為,預製菜前景很好,對肉企而言有很大市場空間。“龍大肉食在其中的優勢是有多年市場經驗,前端產業基礎好。其風險則是市場競爭激烈,競爭關鍵在於產品和服務質量。”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編輯 李嚴 校對 趙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69 字。

轉載請註明: 豬週期影響下龍大肉食擬改名,入局預製菜能否擺脱業績壓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