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綠色金融需求點

  近日,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在一次論壇上表示,碳中和的目標將帶來巨大的綠色低碳投資需求,預計未來30年內會帶來180多萬億元的綠色金融投資。更有專家提示,如果金融機構不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會失去最大的投資和業務增長機會。

  綠色金融投資的蛋糕是誘人的,潛力也是巨大的。從過往數據看,目前我國已形成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截至2020年末,綠色貸款餘額近12萬億元,存量規模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8132億元,居世界第二。儘管如此,這肯定只是綠色金融巨大空間的冰山一角,更深更廣闊的綠色金融金礦還有待金融機構去探尋,去開拓。

  事實上,當綠色、低碳這些詞語大量滲透進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擺在所有金融機構面前的一個難題是,如何高效準確地捕捉經濟發展對綠色金融的真正需求點,然後通過信貸或投資去激發催生,並滿足這種需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特別警惕綠色金融創新庸俗化的風險,在這方面保險產品曾經的過度創新可視為前車之鑑。究其原因,與保險快速進入百姓生活的大背景有關。保險業希望通過創新進一步挖掘百姓的保險潛能,將保險產品與尋常百姓生活場景更多地結合起來,滿足多元化的保險需求。結果先後設計出了酒駕保險、車輛搖號保險、博彩保險、離婚保險、霧霾保險等,最後都因為脱離經濟社會的真正保險需求,很快就不了了之了,給人留下笑柄。

  無論是綠色融資、綠色保險,還是綠色債券,都應該重視名副其實的內涵,切忌博眼球、圖虛名、秀過場。只有那種切中經濟社會需求焦點的金融投資和金融產品才談得上是有含金量的綠色金融,是真正有利於低碳經濟發展的推動器。否則就是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的“高碳”行為,最終與綠色金融的真諦背道而馳罷了。(經濟日報  江帆)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74 字。

轉載請註明: 準確把握綠色金融需求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