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預期,2022年的上市金融科技公司財報一出,最引發關注的一點,就是利率空間普遍降了。4月6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陸金所控股、奇富科技、樂信、信也科技、嘉銀金科、小贏科技等公司陸續公佈的財報數據中,整體來看有增有降、喜憂不一。可喜的是,6家公司全員實現盈利,多家實現客户的規模增長,不過在同比變化上漲跌不一,有機構淨利潤降幅超六成,但也有機構逆勢增長。
利潤普遍收窄
上市金融科技企業2022年業績已經陸續發佈,4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陸金所控股、奇富科技、樂信、信也科技、嘉銀金科、小贏科技6家公司披露的年報中,全員實現盈利,更是有機構實現逆勢上漲。
與往年保持同一座次,淨賺最多的仍是陸金所控股。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陸金所控股實現營收581.16億元,淨利潤87.75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陸金所控股促成貸款餘額5765億元,雖較上年同期6610億元下降12.8%,不過累計借款人數量增長至約1900萬人,較上年同期1680萬人增長12.9%。
次之為奇富科技。據其披露,奇富科技2022年總營收為165.539億元,淨利潤為40.056億元,非公認會計准則下,2022年奇富科技淨利潤42.053億元,淨利潤率為25.4%。
增速最猛的則是嘉銀金科。2022年全年,嘉銀金科營業收入32.71億元,同比增長83.7%;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1.8億元,同比增長149.88%。財報顯示,嘉銀金科全年促成借款金額約為555億元,同比增長約153.4%,超此前全年預測範圍。
不過,儘管陸金所控股、奇富科技、樂信、小贏科技等在營收和淨利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同比上一年度出現下滑。其中,奇富科技營收165.54億元,同比下降0.4%,淨利潤40.056億元,下滑30%;陸金所2022年實現總營收581.16億元,同比下降6%,實現的87.75億元淨利潤,也同比減少47.5%;而樂信總營收98.66億元,同比下降13.3%,淨利潤8.2億元,降幅超六成;此外小贏科技總營收35.63億元,同比下滑1.8%,淨利潤8.12億元,降幅1.62%。
對於2022年業績表現,前述多家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整體符合預期。例如小贏科技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唐越就提到了“穩健”二字,他稱該公司總淨收入在年度和季度基礎上實現增長,儘管全年環境充滿挑戰性,但實際在2022年實現了資產質量保持在歷史較高水平。
“2022年,金融科技領域確實面臨了較為複雜的環境,包括疫情與宏觀經濟困難、利率下行、資產質量下降、業務合規等挑戰,因此頭部的金融科技公司更加謹慎,策略上注重業務質量弱化規模增長,整體上財務表現出現下降,具體每家公司有所差異。” 零壹智庫特約研究員於百程評價道。
在於百程看來,輕資本模式是近幾年金融科技平台助貸業務轉型的主要方向,目前也依然是重點。在2022年,一方面由於宏觀環境的影響,輕資本模式撮合的貸款規模增速下降;另一方面是收益率下降,所以總體上輕資本模式帶來的收入和利潤下降,也是金融科技平台業務平衡調整的結果。
獲客上漲利率壓降
利潤空間收窄,離不開貸款利率的調降和獲客成本的上漲。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多家金科公司的助貸業務中,儘管極少數貸款利率仍逼近36%紅線,但2022年大多頭部機構已將定價壓降至24%以內。
正如一位金融科技行業從業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部分公司出現增收不增利,甚至營收淨利雙降的情況,主要與三方面相關,即頭部公司利率壓降、線上類型平台獲客成本上升、線下類型平台風險表現變差。
前述金融科技行業從業人員進一步解釋,奇富科技、信也科技、樂信等主營線上的平台均已將產品綜合利率調降至24%合規線以下,這壓縮了整體利潤空間,不過同時也鎖定了更優質的客羣。他直言,當前助貸公司成本側支出主要在獲客方面,過去幾年間,線上獲客成本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而部分主營線下的行業公司財務表現糟糕的根源,在於疫情以來造成的大額客户還款能力變差,拖累平台風險表現。
資產質量上各家表現不一。奇富科技在財報中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整個平台中金融機構發起貸款的90天+逾期率為2.03%;陸金所控股促成貸款總額的30天以上逾期率為4.6%,比上年同期增加2.4個百分點,90天以上逾期率為2.6%,比上年同期增加1.4個百分點;另外,樂信90+逾期率則從三季度的2.66%下降至四季度的2.53%,30天回收率保持在90%以上。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表示,相比往年情況來看,上市金融科技公司2022年業績部分出現下滑態勢,一是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獲客跟流量增長遭遇瓶頸,增幅相較前幾年來説普遍放緩;二是上市金融科技公司面臨着利率壓力,過去,上市金科公司利率水平相對較高,服務金融市場中的長尾客户,但在目前消費金融行業利率普遍壓降至24%以內的環境下,需要進行探索轉型;三是由於去年疫情等宏觀因素影響,逾期壞賬等有所上升,會侵蝕到公司利潤。
另成本方面,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出現了一些分化,蘇筱芮補充道,有的是因為逾期承壓多計提了信用損失,有的則致力於更深入的科技創新因此研發費用有所上升,而有的則通過“降本增效”等舉措,使得營銷費用、管理費用等相比往年有所減少。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同樣提到了多個層面的原因,在他看來,除了利率水平持續降低、資金成本和獲客成本增加外,去年受疫情影響,宏觀經濟環境導致消費需求、借貸需求也不及預期;另外,當前行業競爭也日益激烈,這些助貸類金融科技公司也面臨銀行以及消費金融持牌機構自營傾向的競爭。
多頭髮力提高利潤空間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中,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大幅優化用户羣,以降低整體信貸風險和提高用户留存率,另外也有機構在加強與大型金融機構的合作關係,以降低整體融資成本,還有機構在拓展線下業務或大額業務等,多領域發力試圖找回利潤空間。
正如樂信方面提出,2022年以來,公司持續提高獲客質量,推進優質存量用户的精細化運營。對新客,持續加大數據和模型應用;對存量用户,提高優質用户的識別能力和採取千人千面的精細化運營策略,兩方面共同推動資產結構優化和資產質量提升。
小贏科技方面也稱,“將繼續加強與機構資方的合作,隨着第四季度以來他們所提供的更多的信貸額度,我們看到了未來進一步優化資金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的機會”。
多家機構預測,隨着監管環境的穩定和疫情後經濟逐步復甦,預計後續收入增長將加速,淨利潤與收入增長將同步改善。
“目前來看,各家都在增加自身運營能力和用户的場景使用黏性,更多地提升科技能力降本增效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王蓬博稱,主營業務上還是能夠看到各家撮合交易仍是最主要的業務單元,創新業務則更多在精細化運營上發力。個人認為當前國內市場已進入存量時代,未來可能業績仍然會進入一段時間的盤桓。機構一方面要儘快完善和提升自身的風控水平和數字化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嘗試拓展海外新的市場。
蘇筱芮同樣稱,目前,對於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來説,粗放、高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發展需要考慮的是:一是如何在拓客上切入更多有效場景,在線下、線上的業務結合層面進行統籌考慮;二是如何獲取更加便捷、低廉的融資成本,不斷夯實自身實力;三是如何通過科技能力的提升以及與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探索,在降低逾期率方面採取動作;四是面對更加嚴格的監管大環境,要考慮如何建立健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避免採用誘導借款、誇大宣傳等違規方式損害自身品牌。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