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期貨市場成績斐然,但在市場體系、產品體系、規則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12月19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如是説。
方星海表示,今年期貨市場發展取得良好成績。截至11月底,我國期貨市場資金量達8559.5億元,同比增長55.2%。未來,期貨行業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不斷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加快建設一個高效率、有活力、開放型的期貨市場,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多力量。
期貨市場運行質量不斷提升
方星海表示,2020年我國期貨市場在許多方面的進展令人鼓舞。
一是疫情期間期貨市場運行平穩,避險功能有效發揮,有力支持了實體企業復工復產。風險管理是衍生品市場的基本功能,外部環境越不確定,期貨市場越能發揮“避風港”作用。疫情發生後,實體企業普遍面臨庫存高,銷售難,產業鏈運轉不暢,原材料和現金流緊張等問題。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營機構採取多種服務手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通過期貨交割、期轉現、倉單交易等多種期現“轉換”途徑,在期貨市場幫助企業實現採購和銷售。靈活利用倉單服務,幫助企業盤活庫存、緩解現金流壓力。
二是品種創新和規則制度改革加速推進,市場運行質量不斷提升。今年全年共上市12個新品種。截至11月底,我國期貨和期權品種共有90個,其中國際化品種6個,為廣大實體企業提供了有效的避險工具。全年新增32個期貨期權做市品種,目前已實施做市制度的期貨期權品種總數達到65個。做市品種的流動性和活躍合約連續性顯著提升。
市場運行質量的提升,促使更多實體企業和投資機構參與期貨市場交易。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場機構客户數達到5.74萬户,機構持倉、成交量分別佔全市場55.59%和37.4%,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長2.01倍和2.49倍。截至9月底,共有8185只私募基金和1621只資管產品投資場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資金規模分別為1.03萬億元和142億元。
今年,4只公募商品期貨ETF基金成立,雖然目前規模還不大,但與股票、債券等資產形成了互補,填補了公募基金大類資產配置當中的空白。
三是我國場外衍生品市場建設初見成效,服務實體經濟空間不斷擴展。
四是對外開放品種增加,開放路徑更加多元。
五是境外投資者參與度穩步提升,我國重要大宗商品定價影響力得到提高。
六是期貨經營機構綜合實力提升,創新發展提速。截至2020年11月底,全行業總資產、淨資產、客户權益5年間分別增長94.2%、62.4%、102.1%,達到9224.6億元、1272.4億元和7741.2億元。
五方面 加快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
方星海表示,要深刻理解“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和要求,按照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加快推進期貨市場各項工作,積極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配合做好期貨法立法工作,夯實期貨市場法治基礎。期貨行業盼望已久的期貨法,即將進入一讀,要全力做好配合,爭取早日出台。
二是圍繞期貨市場價格發現的核心功能,進一步夯實期貨市場的基礎。要繼續推動新品種上市。確保生豬期貨平穩推出、平穩運行,加快推進天然氣、成品油、花生、30年國債期貨期權等品種上市工作,加快商品指數和商品指數期貨期權品種研發和上市,支持相關機構開發更多商品指數基金、商品指數ETF等投資產品,研究推出碳排放權期貨,助力2030年實現碳達峯和2060年實現碳中和。
要增加交易制度供給。持續解決重點品種合約連續活躍問題,實現重點品種全覆蓋。加快推出組合保證金,優化持倉信息披露機制,建立交易所間結算風險隔離機制,提高交易結算便利性,降低市場交易成本。
要繼續擴大市場主體供給。進一步破除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參與期貨市場交易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更多國企、上市公司等實體企業,以及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基本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優化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
三是要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現代資本市場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級發行、二級流通和三級風險管理”為特徵的層次體系,進行風險管理的衍生品市場主要是對金融市場風險進行分割、轉移和再分配,優化市場風險承載結構。
四是繼續擴大期貨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繼續擴大特定開放品種範圍,拓寬市場開放模式;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更加註重製度規則與國際市場的深層次對接,以更高效、更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和規則體系,更多地引入境外成熟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機構來華投資展業。
五是進一步豐富中介機構類型,推動期貨經營機構多元化。以風險管理和資產管理業務為抓手,支持期貨公司加快轉型發展。繼續支持期貨公司以多種方式增加資本金,為機構創新轉型提供資本支撐。要豐富中介機構類型,培育專業交易商。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