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無問週期,只看成長!”即便是多年堅守成長股邏輯的基金經理,也無法迴避由“能耗雙控”引發的週期股行情,以及由此帶給市場的“虹吸效應”。
9月27日午後,北京一家百億私募合夥人在一場直播中坦言,由於沒有參與週期股,產品淨值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對於這些“短期的擾動”,他們正在努力反思與提高。
兩週前,這位私募合夥人在接受財聯社專訪時表示,這一輪瘋漲的週期股,主要是由扭曲的供給端引發,需求端反而在萎縮,因此不具備很強的持續性,他對週期股保持“冷眼旁觀”。
不過,存量資金博弈環境下,“週期股”的暴漲分流了大量資金的關注,與此同時,部分成長股也受到了“雙減政策”的擾動,此長彼消之下,他們不得不重新重視“自上而下”研究方法。
一堂“能耗雙控”課
對於基金經理而言,不管你是否情願,也不管你的持倉是否與週期股有關,“能耗雙控”這堂課都無法迴避,因為今時今日的國內外環境,其複雜程度早已超越以往任何時期。
你對拉閘限電如何理解?你如何看待週期股行情?如何看待白酒股上漲?在上述私募合夥人的直播平台,來自各地的機構和投資人紛紛在屏幕上,彈幕自己關心的市場話題。
不碰煤炭有色、不碰金融地產、也慎投港股互聯網,這傢俬募一再重申“不碰易受政策影響的行業”,並將倉位重點投向少數擁有“長邏輯”的賽道上,但還是免不了要看“政策眼色”。
中秋小長假期間,財聯社記者通過一傢俬募老總獲悉,一位通過大宗商品期貨贏得數億身家的投資人,由於重金做空螺紋鋼,一度瀕臨“爆倉”的邊緣,期間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他之前一直在做波段,低位時做多,高位時放空,今年這一波螺紋鋼行情,他很早就設了空單,一直死扛到現在。”上述私募老總稱,這位投資人賭性很大,曾對朋友説“這把賭贏了,就收手!”
儘管這位做空螺紋鋼的案例一時難以證實或證偽,但面對這一波瞠目結舌的大宗商品行情,很多基金經理都開始關注和重視起來,因為在資本市場,很多事情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9月初,“景氣賽道”遭遇黑色一週,上海一家百億私募語出驚人:估值高就賣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轉眼到了月底,這傢俬募話鋒一轉,變成如果“階段性回調”,他們會毫不猶豫加倉。
面對市場“打臉”,這家篤信“自下而上”的私募也開始增加對“能耗雙控”的領悟——限電限產,其實並不是最近才有的新事情,今年初就有部分地區開始在做這件事情,是“碳減排計劃”的一部分。
“最近顯得嚴重,是遇到了比較嚴重的缺電問題,而為什麼缺電呢?主要還是因為火電缺煤、水電來水不足等綜合因素導致。”上述百億私募稱,今年缺電的不只是中國,歐洲比我們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股價預期”跑在了現實前面?
“市場輪動較快,但也難見系統性風險,以均衡配置的思路應對波動,以政策導向明確的細分行業為配置抓手。”在朱雀基金最新一期的“朱雀觀市”中,將“能耗雙控”政策放在顯眼位置。
在朱雀基金看來,經濟增速下行的“現實”與政策託底的“預期”相互角力,“政策底”後面還需等待“經濟底”,“結構性政策”對應着“結構性的權益行情”。
在上週發改委印發《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後,“拉閘限電”開始向各地擴散,各地供電局緊急下發限電通知,部分上市公司也公告其生產受到限產影響。
提到“能耗雙控”,朱雀基金認為,隨着限電影響到居民生活和生產平穩,在各地限電限產進行到極致的時點,政策語境開始轉向反思“運動式減碳”,各方緊急推動實際保供措施和價格預期管理。
“雖然短期內供需格局較難扭轉,但股價所反映的遠期預期跑在了現實前面;供應較需求彈性大,對預期的影響節奏也很快,且商品遠月合約普遍大幅貼水,也反映了市場對未來謹慎的心態。”朱雀基金稱。
“能耗雙控”大勢不變,“嚴格控制”和“把控節奏”預期的交錯,將帶來上下游不同商品價格的再平衡。朱雀基金認為,未來雙碳投資方向不變,綠色電網建設、光伏、風電、氫能、儲能都是長期增長點。
這次“能耗雙控”有何不同?
對“能耗雙控”這堂課,重視的並不止上述私募合夥人和公募基金經理,即便是一家新晉“百億私募”的研究員,也將自己研究的課題,鎖定時下最熱的“能耗雙控”。
9月27日,上海利位投資研究員苗鑫民在《從能耗雙控,到大國博弈》一文中指出,9月中旬發改委印發《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後,各省限電限產文件頻出,能耗雙控力度空前強大。
為何是當下?這次能耗雙控不一樣?苗鑫民認為,海外供給替代下,電力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限電是能耗雙控的一個主要手段,但這次力度空前的原因似乎並不能僅由用電缺口來解釋。
一個比較明顯的論據是,2012年、2013年也經常性缺電(由於用電基數小,缺口占比實際要比2020年至2021年更大),但百度指數數據顯示,雖然當時限電頻次比較高,但和近兩年差距仍然較大。
有何後果?是各類商品價格暴漲,尤其是煤炭價格歷史新高。換言之,經濟弱復甦格局下,出口強勁推升用電缺口,動力煤數量可控下價格主動飆升,各地同步限電限產,全產業鏈價格進一步抬升。
“最直觀的結果就是國內賺了錢,海外漲了價。進一步拓展至中美博弈,美國無限的QE,第二產業缺失,以及不斷飆升產品價格,通脹刺破風險在加劇。”苗鑫民稱。
最後,苗鑫民對“能耗雙控”的後續做了一些展望。一方面,疫情加劇和商品價格高企是美國的命門,博弈短期會趨於緩和,但要理性看待這種對抗是長期的,階段性會有所反覆。
另一方面,經此一役,美聯儲利率可能會温和提升,人民幣有貶值壓力,出口可能仍舊不差;國內價格逐步控制,因為籌碼的重要性,大跌可能並不現實,期待價格拐點而去做空商品,可能並不佔優。
落到A股上,苗鑫民認為,週期權重佔比較高的中證500,強勁勢頭可能會有所削弱,博弈趨緩背景下,外資喜愛的上證50可能會有所佔優;債市上,短期利率有提升的壓力;中長期看好利率中樞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