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時間會證明,“天命”歸誰。

“我願壓上所有,為小米而戰。”雷軍宣佈小米正式加入造車行列。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做點有意思的事,給歲月以痕跡。”李一男的“最後一次創業”,是創立北京牛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牛電科技)。

沒想到,李一男“食言”了,12月15日,李一男創立的牛創新能源發佈了旗下全新汽車品牌“NIUTRON”自遊家,開始大張旗鼓造車了。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2021年,剛過天命之年的雷軍、李一男,都懷揣着造車的執念,正式下場了。

有那麼多的前車之鑑,雷軍和李一男為什麼要“重蹈覆轍”?

從“凱旋門”到“滑鐵盧”,起伏跌宕才精彩

造車不是一件小事,雷軍和李一男都是連續創業的成功者,也都是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人物,必然知道,沒有賭上全部身家的信念,想要戰勝造車路上的九九之難,難於上青天。

許多人倒在造車的路上,還有許多人站在起點時就已經打了退堂鼓,但是雷軍和李一男還是來了,雖然沒趕上頭趟車,但只要不是末班車,就還有到達目的地的可能。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提起李一男,必然繞不開華為。作為“天才少年”,李一男23歲碩士畢業,進入華為後迅速躥升,27歲成為華為副總裁,盛傳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或許是年少氣盛,不知何故,李一男與任正非產生矛盾,北上成立了港灣網絡。港灣網絡在經歷了幾年的飛速增長後,因為市場受阻、上市擱淺、資本退出,不得不重歸華為的懷抱。

可以説,華為是李一男的“凱旋門”,也是他的“滑鐵盧”。後來,李一男再次出走,從百度,到中國移動12580,再到金沙江創投,直到現在的牛電科技。

説起牛電科技,許多人有陌生感,不過説到他們的產品——小牛電動自行車,基本上都會“哦”的一聲,表示相當的瞭解。

可能是前面30多年走得很順,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的李一男在2015年4月創立牛電科技,6月發佈首款智能電動車小牛N1後,就因涉嫌內幕交易被判有期徒刑2年6個月,小牛電動車也遭受了一定的影響。好在資本市場沒有放棄牛電科技,小牛電動車也用銷量給李一男撐起了面子。

現在看起來,要是沒有這個事件,牛電科技進軍新能源汽車的腳步,可能還會提前。

如今,李一男攜NIUTRON牛創新能源品牌,進軍汽車圈,必然是憋着一股勁的。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對於一個技術“天才”來説,造車最大的困難自然不是技術,而是資本。作為當下最燒錢的創業項目之一,蔚來的李斌曾説過造車門檻是200億元。

現在的李一男首輪獲得融資是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起步是夠了,但是真想造出車來,還得繼續努力。李一男這個時候開始造車,信心在於對當下自己的融資能力很有信心,大概率能夠融到30億美元,來把這件事做起來。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從“NIU”小牛電動自行車,到“NIUTRON”自遊家,李一男在新能源領域也算摸爬滾打了許多年,此次打造的Gemini雙子平台,兼顧增程式混動和純電動車型,“兩條腿走路”的佈局,也是相當的謹慎,想提高成功的概率。

放下“金山”獨寵“小米”,ALLIN造車不怕輸

如果説李一男是謹慎,那麼雷軍就是自信。同樣是學霸出身的雷軍,滿身的光環加持,不管是執掌金山軟件,還是創建小米科技,一路都順風順水。

而且,雷軍也是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了卓越網、拉卡拉、凡客誠品、一起教育等多家公司。當然,最成功的還是投資了自己,小米從做手機起步,到現在打造小米生態鏈,每一步也是穩穩當當。

小米不是手機的先行者,但是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對於雷軍來説,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造新能源車貌似水到渠成。畢竟,小米生態鏈中,還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汽車了。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對於小米來説,“米”不是問題,就憑賬上的1000多億人民幣,就是一個能氪金的主。為了造車,小米10年時間計劃投入100億美元,而且成立了註冊資金100億元的小米汽車有限公司,雷軍出任法人代表。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11月18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金10億元,法人代表雷軍。

隨着全面押注小米汽車,雷軍接連退出多家小米關聯公司法人代表、執行董事或董事長職務。將更多的精力用於造車,雷軍的最後一搏,賭注很大,不容有失。

與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一邊融資一邊造車不同,小米汽車資金充裕,不為上市圈錢,就為造一輛好車。

11月27日,小米汽車落户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分兩期建設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一期、二期產能分別為15萬輛。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關於小米收購寶沃汽車的消息,缺乏造車資質的小米汽車,到底是買資質,還是藉資質,還是自行申請資質,至今也沒有明朗。

接下來,就看2024年小米汽車能否如期量產了。

結束語

牛創新能源的優勢在於由小牛電動的班底支撐

,不缺技術和人才,就看錢能不能跟進到位,否則無法支撐現在的高端路線;

小米汽車的優勢在於不缺錢

,在智能化和用户界面方面有多年積累,只要解決了設計、研發和生產問題,營銷上獲得成功的把握很大。

造車沒有一蹴而就,只能步履不停,積跬步,至千里。老話説“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時間會證明,“天命”歸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70 字。

轉載請註明: “知天命”的雷軍和李一男,50歲後殺入“造車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