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9月22日刊載題為《“股市上漲是好事”正在遭遇美國大選的拷問》的文章,作者系該報評論員梶原誠,文章分析了美國大選對股市的影響,並剖析了兩位總統候選人對股市的政策指向。文章摘編如下:
已經殺入最終階段的美國總統大選正在經歷一場不容忽視的論戰:“股市上漲是好事嗎?”
在謀求連任的共和黨總統特朗普看來,當然是“好事”。自特朗普2016年贏得大選以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了約50%。不過新冠疫情初期的暴跌幾乎將此前的漲幅蒸發殆盡。
然而特朗普15日説:“所有人都持有股票,投資於股市的養老金價值也在增長。股市反彈已經讓一些人的資產超過了疫情之前。”
美國是一個“股票國家”,半數家庭持有股票或股票投資信託。如果股市上漲能夠讓所有人獲利,那麼佔到國內生產總值70%的消費勢必增長,從而提振經濟。歷屆總統為維持良性循環,均對股市高度關注。
特朗普在推行這一路線時沒有絲毫掩飾,他持續施壓美聯儲維持量化寬鬆,為的就是拉昇股指。在選戰期間他還宣佈,將下調針對股票收益的税率。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則着力強調股市上漲“不好的一面”。
拜登在9日承諾,將對那些為追求高股價而犧牲國內就業崗位的企業實施制裁,還表示將在當選後部分取消曾經制造“特朗普行情”的法人税減免措施。“為了維護股東利益,提高與股價保持聯動的高管們的獎金,他們把工廠搬到了海外那些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我們需要向這些大企業徵税。”
輿論調查顯示,即便拜登做出這樣的表態且仍在選戰中領先,股票市場並未出現波動。
家庭股票配置比例的不均衡和股價上漲進一步暴露了貧富分化這一美國社會的陰暗面。今年3至4月的輿論調查顯示,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美國人中有84%持有股票,而年收入不足4萬美元的人中僅有22%持有股票。從人種差別看,白人持股比例達到64%,而非裔僅為42%,拉丁裔更少,僅為28%。
如果股市在任由這種不均衡存在的情況下持續上漲,持有股票的人將會變得更加富有,與沒有股票的人之間的差距也將進一步拉大。據美國高盛集團統計,1990年佔全美人口1%的最富裕階層控制了家庭持有全部股票的46%,而2019年這一比例已擴大至56%。
兩位候選人的差異也體現在他們是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的:特朗普代表的是“股市理應上漲”的傳統美式資本主義;而拜登尋求建立一種對待資本主義的新姿態,即“股市上漲不是萬能的”。
有人試着編制了他們二人的“股票指數”。瑞銀集團以哪一位候選人當選相應會有哪些企業獲利為原則,分別選定了“特朗普指數”的成分股和“拜登指數”的成分股,並梳理了4月拜登成為民主黨推定候選人以來的股指變動趨勢。
結果發現,“拜登指數”的波動超過了“特朗普指數”,原因在於市場將拜登獲勝的因素考慮在內。兩個指數的變化趨勢似乎也在暗示,資本主義的改革已經無法避免。
拉動“拜登指數”上漲的主要有三個板塊。
首先是醫藥板塊。美國分析儀器和實驗室設備製造商賽默飛世爾科技的股價一度上漲約50%,因為拜登承諾將在當選後提高醫療研究的預算比例。其次是環境板塊。股價上漲約八成的美國雅保公司則搭上了綠色新政的順風車,該公司是電動汽車車載電池原料鋰的最大生產商。三是與貿易摩擦有關的個股。依賴中國生產和龐大需求的蘋果公司之所以股價翻番,原因之一就是期待拜登當選後美中關係將會緩和。
“重視人與環境、為全球化的倒退踩下剎車”,可以説這是市場所期待的“拜登總統”的政策。
兩位候選人面對面交鋒的電視辯論會將從9月29日拉開帷幕。屆時股市上漲在美國引發的分歧也可能成為辯論的一個焦點。
這是9月21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外拍攝的華爾街路牌。新華社/美聯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