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人民網記者 王曉嘯攝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李棟)“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前景向好。但也面臨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帶來的困難和挑戰。”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業要在服務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等四個方面發揮作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周延禮説,首先是要服務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保險業已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上進行了多項嘗試和探索,如穩步推進税延養老保險試點和大力推動商業養老保險。一些大型保險公司佈局“保險+醫養”領域,為老年人提供集風險保障、醫療診治、養老看護於一體的綜合養老方案。
“當前,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我國仍面臨較大的養老壓力,依舊存在基本養老金面臨較大缺口,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他説,未來保險業要進一步聚焦人口老齡化現象,深度參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並積極針對老年人羣進行專項健康醫療保險產品的開發。同時推進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落地和革新,加快第三支柱養老金融業務發展。在明確養老金融產品標準的同時,穩步推進創新試點,為養老金融全面發展探索出新的道路。
二是發展普惠金融。保險業作為貼近民生、具有保障作用的金融主體,天然具有普惠基因。當前,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在加快推進保險業轉型發展。保險科技的廣泛應用,使得以前不可保的標的得以承保,增強了風險控制和反欺詐能力,為保險助力普惠金融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周延禮認為,科技賦能的智能化、便捷化線上核保理賠和客户服務,在降低經營成本的同時增強保險的觸達率,使得保險業不斷推進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最終實現保險的普惠。
三是積極拓展農業保險,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保險對服務脱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總體發展水平還不高,需要不斷“擴面、增品、提標”。
展望“十四五”,周延禮説,保險業可以持續發揮經濟補償和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保險業天然與風險較高且風險集中的農業有着天然的契合,農業保險產品一方面可以有效為農業振興和農民增收提供風險屏障,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農民增信,協助政府及相關銀行企業做好風險管控及風險對沖。”
四是積極服務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健康產業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發展健康產業對滿足民眾健康需求、提高服務業水平、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他説,要立足於提供長期保障,加快發展長期商業健康保險產品,與基本醫保形成結構互補;要立足於擴大覆蓋面,着力提高商業健康保險覆蓋面,運用“大數法則”來分散風險;要立足於保障實際醫療支出,通過保險機制,降低人民羣眾的實際醫療負擔;要立足於合理的利益激勵機制,通過區別定價和費率浮動等方式,鼓勵年輕人和健康人羣為未來健康保障投保;要立足於積極參與管控不當醫療行為,通過智能控費等方式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開局十四五·代表委員説”系列報道:
周勇委員:以“醫康養”一體化模式助推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馬永生委員:加快氫能產業發展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徐冠巨代表:加快建立數字化供應鏈體系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姚勁波代表:加快數字化轉型 推進生活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王煜委員:創造適宜營商環境 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呂亮功代表:建議大力支持發展可降解材料 規範市場行為
王冬勝委員:打通粵港澳專業資格互認 助推區內人才流動
周勇委員:以“醫康養”一體化模式助推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馬傑代表:我國已成功掌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
達建文委員:建議加快建立碳排放監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