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侃股:量化交易時代切忌滿倉操作

A股的量化交易特徵愈發明顯,具體表現為個股盤中振幅加大,這也是諸多股民感覺賺錢比原來更難的最直接原因。要想在量化交易時代存活,股民就要學會不滿倉,任何時候都留後手,如此這樣才有可能在股市中獲得一定的投資回報。

現在的股市,出現兩點以前沒有的特點,一是趨勢規律不明顯,往往從技術形態看馬上就要進入主升浪的股票,在封住漲停板之後一路下行,然後不斷走低,按照技術分析追高的投資者被嚴重套牢。

第二個特點就是投資者一旦被套,就有可能承受20CM的跌停板,外加次日的低開,而這一過程中卻連割肉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是T+1的交易制度。這就體現了T+1制度和量化交易的“完美”結合。

對此,散户投資者原有的交易策略就顯得那樣蒼白,追高是錯,殺跌也是錯,怎麼做都不對,本欄和朋友研究過這一新的變化,認為投資者有必要改變自己的投機策略,把交易的規模降下來,把原先的一個“師”滿倉交易變為“一團”“二團”“獨立團”分開交易,分開的目的就是要儘可能弱化T+1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投資者發現自己做錯的時候能夠儘可能減少損失,而追漲也化整為零,儘量規避量化交易刻意營造出來的完美圖形,或許這樣,散户投資者的劣勢才能稍有緩解,但依然相比量化交易存在不足。

例如投資者在盤中看好一隻股票,不要滿倉追漲,可以只買入三分之一,即讓“一團”先去試探性建倉,如果次日發現判斷正確,則可以讓“二團”再跟進,即再買入三分之一的倉位,如果盤中發現不對勁,中了量化交易的圈套,此時可以把“一團”賣出撤回,以減小損失,如果第二天下來發現判斷依然正確,那麼第三天可以把“獨立團”也派過去,如果第三天發現不對勁,可以把“一團”“二團”叫回來,同樣把損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量化交易最大的優勢在於沒有感情,可以按照既定程序割韭菜,而其資金量巨大,有能力營造出適合投資者追漲的技術圖形,底部放量,KDJ金叉,各項指標都是看好的走勢,投資者可以據此來分析哪些走勢屬於量化交易的菜,凡是技術走勢過於完美的圖形,投資者都要小心,真正的長莊在股價底部一定會把圖形儘量掩蓋,讓投資者不認為這是一個行情的起點,即二等學生才是值得投資的。這裏面的邏輯其實並不難懂。

此外,不被量化交易割韭菜的辦法並非沒有,即長期持有優質股票,貴州茅台上怎麼見不到量化交易?因為持股者都是大資金,偏離估值人家真的把貨全都給你,往下打壓,根本沒有止損盤,全是抄底的,這樣的操作正是量化交易的剋星,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投資者如果能夠精選股票,把自己的股票池控制在10家公司以內,這樣量化交易時很難割你的韭菜。對於T+1的交易制度,本欄多次指出其弊端,還有漲跌停板制度,也已經不再符合當前市場的需要。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1 字。

轉載請註明: 老周侃股:量化交易時代切忌滿倉操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