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標誌着註冊制改革進入啓動實施階段。
基於註冊制的試點成功,2023年2月,中國資本市場全面啓動了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2023年4月10日,首批10只主板註冊制新股上市,A股市場進入全面註冊制時代,宣告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股票發行制度改革歷程的“里程碑事件”。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專家委員會指導專家黃運成在“2023高質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蘇州站活動上表示,註冊制改革是一場觸及監管底層邏輯的變革、刀刃向內的變革、牽動資本市場全局的變革,影響深遠。
註冊制是發達市場普遍施行的更為市場化的制度。中國採取了試點先行、先增量後存量、逐步推開的改革路徑,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北交所,全面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數據寶統計發現,過去五年來,註冊制下的上市公司規模迅速擴大,且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導向方面起到了顯著的引領作用。
註冊制公司市值佔比突破10%
註冊制改革牽動投資者的心,從啓動至今已滿五年。在這期間,政府和監管層持續出台措施,推動註冊制走深走實,為A股市場健康長久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標誌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這一重大改革任務正式落地。本文將聚焦2019年以來,註冊制改革後上市公司的變化,透過市場數據,縱覽註冊制改革成果。
從數量上看,通過註冊制上市的公司數量不斷擴大。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2019年註冊制IPO公司有70家,佔當年IPO公司總數的比例為34.83%。從2020年開始,註冊制IPO公司數量大幅上升,佔A股IPO公司總數比例也明顯提升。2021年、2022年註冊制IPO公司均超300家。截至11月3日,2023年註冊制IPO的公司有257家,佔全年IPO總數的92.11%。
截至目前,A股市場註冊制公司數量已有1259家,佔市場總數的比例達到23.75%,兩者均創歷年新高。與此同時,註冊制公司市值規模不斷壯大,目前這些公司合計A股市值已達9.55萬億元,佔總市值比例達到11.96%。
註冊制公司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
最近幾年,“專精特新”可謂是熱詞,頻繁出現在各種政策文件中,社會關注度較高。“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國製造的重要支撐,也是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所在。數據寶統計,A股所有公司中,目前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佔比達到27.37%;在註冊制公司中,專精特新的比例則達到46.94%,是A股整體水平的1.71倍。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註冊制的包容性主要針對成長性高且具備較強研發創新能力的優質企業,這既是產業升級的導向,也是提升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的一個重要抓手。
過去五年來,註冊制公司產業集聚效應愈發凸顯。以最早試點註冊制的科創板為例,目前公司數量排名靠前的行業分別為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計算機,這四大行業公司數量合計佔比達到69.4%,這一比例接近A股整體的2倍。截至目前,科創板半導體領域上市公司達95家,佔A股同類上市公司的64%,形成了頭部引領、鏈條完整、協同創新的發展格局。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更大力度佈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也紛紛調整優化戰略,騰挪更多資源投向這一領域。數據寶統計,A股所有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為33.37%;註冊制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則達到96.11%,是A股整體水平的2.88倍。
具體來看,按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註冊制公司中,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產業的上市公司數量最為龐大,合計佔比超過六成,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公司數量最多,佔比30.42%。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是上市公司保持創新活力、科技創新能力的有力保障。數據寶統計,2019年至2022年,註冊制公司研發支出佔營收比例均超過6%,是同期A股整體水平的3倍以上。今年上半年,註冊制公司研發支出佔營收比為4.54%,是同期A股整體水平的3.42倍。
在研發人員的配備上,註冊制公司也更捨得投入。2019年,註冊制公司研發人員佔比達到24.09%,是同期A股整體水平的2.79倍。2020年至2022年,註冊制公司研發人員佔比均超15%,是同期A股整體水平的1.6倍以上。
註冊制下退市機制常態化運行
全面註冊制下,退市新規威力正在不斷顯現,A股新陳代謝進一步提速,退市多元化、常態化步入新階段。數據寶統計,自2019年開始,A股退市股票數量明顯增多,當年退市股達到10只,是上一年的2倍。2020年至2022年,A股退市股數量持續攀升,2022年退市股票數量有46只,創下歷年新高。
2023年以來,A股市場已有45只股票退市,接近去年全年數量。在全面註冊制和退市新規的共同作用下,A股退市格局出現了四大變化:
1.科創板迎來首批退市企業,法治化退市原則進一步鞏固。*ST澤達、*ST紫晶因涉欺詐發行等重大違法行為,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成為科創板首批退市公司。
2.交易類與財務類首次打平,多元化退市渠道進一步暢通。交易類退市數量從2022年的僅有1家增長至2023年的20家,與財務類退市相同,重大違法類退市數量也從2022年的1家提升至2023年的4家,這意味着A股多元化退市渠道正逐漸暢通。
3.大型房企首次出現“退市潮”,市場化退市機制進一步完善。2023年已有9家房地產企業退市,其中不乏陽光城等全國知名房企,這意味着“應退盡退”的市場化退市機制正持續發揮作用。
4.退市股炒作熱情明顯冷卻,常態化退市理念進一步貫徹。退市常態化和殼價值持續貶值的雙重作用使得投資者對退市股的炒作熱情明顯冷卻。數據寶統計,今年以來ST股票平均跌幅達到12.26%,遠遠跑輸同期上證指數。
退市機制常態化有助於市場形成正確的投資觀。中金公司研報顯示,A股市場強化退市制度有助於保證股票市場合理供給,並助力提高A股優質公司的回報率。常態化退市機制的運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減少投資者“炒小”、“炒差”行為,促使投資者關注基本面優質、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的公司,助力實現培養投資者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
註冊制公司三大市場特徵明顯
當前註冊制公司整體結構如何?統計發現,截至11月3日,這些公司與A股整體相比,呈現高價股更密集、低市值扎堆、市盈率更高的特徵。
以股價分佈來看,數據寶統計,註冊制公司股價介於10~50元的數量佔比最高,達到68.71%,這一區間比例高於A股整體水平16.26個百分點。股價在5元以下的註冊制公司數量佔比最低,僅為3.73%,低出A股整體水平10.98個百分點。高價股數量方面,註冊制公司股價介於50~100元、100元以上的數量佔比分別有13.9%、4.61%,分別高出同期A股水平8.64個、2.93個百分點。
從市值區間來看,註冊制公司A股市值不足50億元的佔比達到61.08%,高出同期A股整體12.94個百分點。註冊制公司中市值不足20億元的佔比達到16.12%,約為A股整體的2倍。註冊制公司中,A股市值超千億元的僅6只,佔比0.48%,低於同期A股1.43個百分點。
從市盈率來看,註冊制公司中,滾動市盈率介於20~50倍的公司數量最多,佔比達到37.49%。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公司數量佔比達到12.71%,比同期A股低出7.65個百分點。市盈率介於50~100倍、100倍以上的公司數量佔比分別有21.29%、12.63%,分別高出A股水平8.01個、2.08個百分點。市盈率為空值(因過去四個季度淨利潤合計虧損,市盈率無法計算)的公司數量佔比達到15.89%。
活躍資本市場 註冊制必須錨定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
把好出入關口 推動註冊制走深走實
外資機構看註冊制改革: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邁向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