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晚間,渝股財信發展(000838)公告,公司擬與公司控股股東重慶財信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財信地產)簽署《關於現金購買資產協議書》以及《標的公司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書》,擬以5.8億元現金方式,收購重慶財信地產持有的財信智慧生活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財信智服)100%股權。此次收購完成,意味着財信發展全面切入物業行業。
此前,財信發展已決定1.98億元收購安徽誠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100%股權。
財信發展表示,公司將全面進入物業行業,拓展物業管理業務,後續擬通過持續投入,力爭打造成為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市場化第三方物業生活服務商。業內人士認為,財信發展未來還有大的資本運作。
上月就已收購安徽誠和物業
上游新聞獲悉,今年6月,財信發展就宣佈,擬採取現金方式1.98億元,收購重慶財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財信物管)持有的安徽誠和物業100%股權,加碼物業板塊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財信物管也系重慶財信地產全資子公司。
當時,財信發展就表示,未來將擬通過收購財信智服控股權、第三方項目收購、項目單拓等方式擴大物業業務規模。
此次果然出手,5.8億元收購重慶財信地產持有的財信智服100%股權。
財信發展表示,公司擬通過本次收購及後續拓展物業管理戰略業務,切入物業賽道,打造專業化物業管理平台和物業生活服務商,依託上市公司平台,進一步提升“財信”品牌知名度,獲取優質管理項目,提升多業態物業管理和服務能力,打開物業管理戰略業務的未來發展空間。
據地產行業某知名研究員表示,相比傳統地產開發,物管行業現金流穩健,經營風險相對較低,同時盈利能力也較為穩定。從目前上市的物管企業2017-2020年的加權平均毛利率和淨利率來看,近年來物管行業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保持着穩步上升的態勢。一方面是盈利能力不斷承壓的開發業務,一方面是盈利能力穩步上升的物管業務,這也不難理解各大房企對物管行業積極佈局。
注入優質資產做出業績承諾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標的財信智服註冊地址在重慶市江北區紅黃路 1 號 1 幢 21-2,法定代表人 薛茫茫,成立於 2006 年 11 月 1 日,註冊資本 20,000 萬元人民幣,系重慶財信地產全資。
財信智服獨立第三方物業服務企業,主要提供物業服務。經過15年的跨越式發展,財信智服已進駐重慶、北京、深圳、河南、福建、江蘇、湖南、吉林等20多個省、直轄市,60多個城市。服務業態涵蓋住宅、寫字樓、商業綜合體、公建等多個領域。
截止2021年5月31日,財信智服現有項目517個,合同管理面積合6,632.4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類項目合同管理面積4424.60萬平方米,公建類項目合同管理面積2,207.84萬平方米。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累計物業合同管理面積約8,200萬平方米。
財信智服主要從事物業服務管理和社區綜合服務,收入來源穩定,企業發展良好,收入有逐步增長的趨勢。2020年至2021年1-3月,財信智服營業收入分別為6.87億元、1.9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644.80萬元、1192.13萬元。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評選結果,財信智服位列2021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第13位、中國西部物業服務50強企業第4位,並榮獲“2021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市場化運營領先企業”、“2021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科技賦能領先企業”、“2021中國互聯網社區運營領先企業”等榮譽。財信發展表示,本次交易後,上市公司注入盈利能力較強的物業服務資產,公司將利用標的公司在物業領域的佈局,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優勢及盈利能力。在改善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的同時,也有利於保護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尤其是廣大中小股東的利益。
重慶財信地產承諾,標的公司 2021 年度、2022 年度、2023 年度三個會計年度經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淨利潤不低於資產評估報告中對應期間的標的公司預測利潤,即分別不低於 6500 萬元、7200 萬元以及 8000 萬元。
未來或分拆物業板塊上市
近年來,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興起,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概念陸續推出,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擁抱時代,尋找更多科技與物業服務場景的結合點,推動智慧物業建設。
財信智服從傳統的物業信息化升級到智能化,落地創新數字化平台——財智雲,目前,財信智服已經完成了財智雲1.0的開發,實現了產品服務標準化與數字化。
財信發展收購財信智服100%股權後,將在年內完成財智雲2.0開發發佈,通過全面數字化轉型提升品質服務標準,提高運營管理效率,打造優秀的物業服務品牌。
除此之外,財信發展還將聚焦重點區域,通過併購與單拓迅速擴大物業管理規模與密度。另外,公司將與國內優秀物聯網公司合作,探索在社區物聯網基礎上,開發租售、到家服務、康養等增值服務業務場景,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全力打造有影響力的市場化第三方物業生活服務商。
業內人士認為,將來條件成熟後,作為A股上市公司財信發展,不排除分拆物業板塊上市的可能性。目前,國內大的房地產上市企業,對旗下的物業企業進一步的資本運作,均採取分拆到香港上市,分享物業發展的紅利。今年以來,財信發展動作頻頻,高管人事變動、切換物業賽道等操作,未來值得關注。
上游新聞首席記者 劉勇 實習生 趙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