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時值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多地銀保監局發佈相關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各類金融陷阱,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給新市民的金融錦囊
北京銀保監局聚焦金融消費者八項權益和新市民金融宣教,連發兩則風險提示幫助消費者掌握金融知識,增強權益保護意識。
在給廣大新市民羣體準備的“金融錦囊”中,北京銀保監局提示,要樹立負責任的借貸意識,合理利用借貸產品,不要過度依賴借貸消費,更不要“以貸養貸”“多頭借貸”。切記遠離“套路貸”“砍頭息”等不良網絡貸款,高度警惕不法分子的詐騙誘餌,尤其要警惕一些不良機構或平台在營銷過程中混淆概念,以“免息”“零首付”等説辭隱瞞實際息費成本的行為。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應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不設置過於簡單的銀行賬號密碼,簽訂合同、風險須知等重要文件時謹記“三不”,即不籤“空白合同”、不給隨意授權、不能“一勾到底”。特別是對於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絕對不可隨意提供,以防個人信息被冒用、濫用或非法使用。對陌生號碼、陌生鏈接、陌生賬號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若發現疑似非法金融活動,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有關金融監管部門反映情況。
對於需要維權的消費者,北京銀保監局提示,在購買金融機構產品或享受服務過程中若發生糾紛,消費者可以選擇向金融機構或金融監管部門投訴,或者向行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如確有需要,還可按照合同約定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訴訟至人民法院。切勿輕信社會上“代理退保”“代理維權”“掛賬停息”“徵信修復”等宣傳廣告,不要把個人信息輕易提供給“代理維權機構”,更不要參與編造虛假信息、偽造證明材料等“惡意”投訴行為,以免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
高危高發風險需多警惕
黑龍江銀保監局針對非法集資詐騙案件提示,當前非法集資詐騙典型手段包括投資型詐騙、網絡型詐騙、新經濟詐騙和涉老型詐騙,有效防範非法集資,消費者應當增強理性意識,警惕高額回報;選擇合法渠道,購買正規產品;勤學金融知識,辨別詐騙套路。
貴州銀保監局再次提示消費者警惕“貸款中介” 誘導提前還貸、違規轉貸的風險,貴州銀保監局指出,提前還房貸需根據自身及家庭財務狀況合理規劃、綜合權衡,依法合規辦理貸款及還款業務,切勿通過違規“轉貸”方式提前還貸,尤其要警惕“貸款中介”誘導,認清違規“轉貸”背後隱藏的違法違約隱患、高額收費陷阱、個人徵信受損、資金鍊斷裂、個人信息泄露等風險,增強風險防範意識,避免盲目盲信,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
消保辦法實施,以案説險
河南銀保監局發佈消費者權益保護提示介紹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
銀保監會去年頒佈《辦法》,對銀行保險機構經營行為設定了明確禁區,包括不得進行欺詐、隱瞞或者誤導性的宣傳,不得作誇大產品收益或者服務權益、掩飾產品風險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不得未經消費者同意,單方為消費者開通收費服務;不得強制捆綁、強制搭售產品或者服務;不得挪用、佔用消費者資金;不得拖延理賠、無理拒賠;不得采取暴力、恐嚇、欺詐等不正當手段實施催收等。
對於違反《辦法》規定、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可以向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責的監管機構反映,監管機構將依法對違規行為進行調查處理。
消費者因受到損失要求補償、賠償的,可以投訴銀行保險機構,要求其按照《辦法》和《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處理管理辦法》的規定核實處理,協商解決糾紛。消費者也可以向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組織提出調解申請,銀行保險機構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參加調解。
湖北銀保監局以案説險,通過“委託‘賠償中介’代辦理賠”的具體案例,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牢記三句口訣:“個人信息勿輕泄,委託代辦需謹慎,金融知識多瞭解”。湖北銀保監局指出,消費者的身份證件、銀行卡號、支付密碼、支付二維碼、驗證碼等屬於重要的個人信息,務必妥善保管,切勿輕易提供。在必須提供身份證件的場合,可在複印件上註明使用用途、有效期等內容,防止不法分子冒用個人信息。
上海銀保監局則通過圖文互動形式,結合具體案例,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金融產品要重視風險評估,仔細研究產品説明書,選擇真正匹配自己的理財產品,切忌盲目跟風。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