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時評」淡定面對A股“新常態”

都説金九銀十,但A股市場近期的火熱程度還是超乎很多人想象。9月13日,A股市場的成交額連續39個交易日超萬億元,離2015年5月8日至7月8日的連續43日交易額超萬億的歷史記錄只有一步之遙,以至於很多人認為中國股市將由此進入日均萬億成交量的“新常態”。同時,素有投資者情緒“晴雨表”之稱的融資融券餘額,也屢創新高。截至9月10日,滬深兩市兩融餘額為19153.6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34.89億元,連續5個交易日增加。難道,大牛市真的要來了?

從近期的成交額來看,時隔6年後,國內股市似乎正在迎來又一波高潮。歷史統計顯示,成交額的大幅增長和市場上漲往往息息相關,但本次的情況則有些不一樣,大盤指數並未有明顯上漲,中證流通指數一直處於在區間波動。9月13日,上證指數雖逼近前高,但相較7月21日僅上漲4%,而創業板指7月22日見頂後持續下挫,近一個月回調超10%。這樣的數據説明,目前股市並沒有看到牛市來臨的明顯信號。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A股市場的成交額連續破萬億呢?目前來看,市場並沒有一致的説法,但相對主流的有三種。持“增量資金入市論”觀點的認為,樓市遭遇調控,導致居民儲蓄資金及部分房地產投資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股票市場,助力A股市場實現萬億元級成交。從兩融餘額創新高來看,似乎這一觀點有一定説服力。不過,相關數據顯示,兩融的交易額比例仍處於正常範圍內,其對近來A股日成交額連續超萬億元的“貢獻度”有限。

持“量化投資影響論”觀點的認為,當前量化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考慮到其注重短線操作、頻繁換手的特點,可能導致市場交易量大增。不過,也有數據稱,量化投資在A股市場的成交佔比穩定在10%至15%之間,近期並未出現明顯放大。

另外,持“市場擴張論”的認為,近年來A股市場不斷擴容,體量快速攀升,今年以來就有中國電信、三峽能源等一批體量較大的企業上市。目前上市公司數量從2015年末的2800多家,新增到近4500家,增幅近60%,並且新增了一個全新的市場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自然導致A股流通股本也快速增長,市場交易量大增。

在筆者看來,這三種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或許綜合起來考量才能解釋目前A股市場成交額屢破萬億的原因。當然,如果從更深層次來考量,近兩年疫情因素導致經濟景氣度下降,央行偏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也是重要原因。在關注A股成交連續“破萬億”的原因之時,我們更應該關心鉅額交易能否帶動整體市場大漲、是否意味着市場過熱,以及這種現象能持續多久。

目前,從市場估值、換手率等關鍵指標來看,和2015年相比,今年以來的市場遠沒有到當年的瘋狂程度,A股整體估值和換手率都在正常範圍,説明市場並未出現全面過熱的現象。另外,兩融餘額雖然創下6年新高,但從佔A股流通市值角度來看僅略高於歷史均值,風險相對可控。種種跡象説明,在樓市遭遇嚴格調控的大背景下,中國股市或許將進入日均萬億成交量的“新常態”,市場增量不增價的行情或許還將繼續。這對A股市場上的散户和機構投資者來説,都是一個挑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1 字。

轉載請註明: 「財聯社時評」淡定面對A股“新常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