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文圖)8月30日晚間,隨着中國銀行2021年半年報正式公佈,國有六大行的半年度成績單披露完畢。
今年上半年,六大行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等指標均實現正向增長。不良率較年初降低,撥備覆蓋率提高。業績數據與資產質量同步提升。
不過,2021年,全球經濟尚未全面恢復,疫情演化尚存在不確定性,且受疫情衝擊的風險暴露具有一定的滯後性,銀行業潛在風險依然較大。不管是對於國有大行,還是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説,仍存較大考驗。
“宇宙行”牢據C位,資產規模、營收居首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國有六大行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等業績指標均實現正向增長。
截至6月底,六大行資產合計143.57萬億元,較年初平均增長6.48%。“宇宙行”工商銀行以35.14萬億元的資產規模牢牢佔據首位,較年初增長5.37%;排在第二梯隊的是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資產規模分別為29.83萬億元、28.65萬億元和26.32萬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6.05%、5.32%和7.85%。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資產規模分別為12.22萬億元、11.41萬億元。
從資產規模增速來看,各行間的差距並不明顯。中國銀行以7.85%的增速排在首位;農業銀行的資產增速最慢,較年初增長5.32%。
從營收來看,上半年,六大行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84萬億元,平均同比增長6.41%。其中,工商銀行仍然佔據首位,營收達4677.93億元;緊隨其後的是建設銀行,營收4163.32億元;交通銀行排在末尾,營收1338.95億元。利息淨收入仍是各行營收的最大來源,但非利息淨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正逐漸提高。
從營收增速來看,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的同比增速均在7%及以上,分別為7.77%、7.73%和7.00%;工商銀行由於基數較大,以4.31%的增速排在末尾。
六大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增,日賺35億元
相較於資產規模和營收,上半年六大行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十分亮眼。
上半年,六大行實現歸母淨利潤合計6348.93億元,相當於日賺35.08億元,平均同比增長13.72%。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均在千億元以上,工商銀行以1634.73億元排在首位。
從增速來看,除工商銀行外,其餘5家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郵儲銀行更是以21.84%的增速排在首位。
郵儲銀行在半年報中稱,2021年上半年,該行堅守大型零售銀行定位,堅持高質量發展,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積極穩健開展各項業務,實現了規模、質量、效益的穩步提升。主要表現之一就是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報告期內,該行實現淨利潤412.44億元,同比增長22.48%。實現營業收入1576.53億元,同比增長7.73%。其中,實現利息淨收入1320.96億元,同比增長6.19%;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14.29億元,同比增長37.86%。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和年化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0.71%和13.30%,同比分別提高0.07個百分點和0.65個百分點。
今年頗為明顯的歸母淨利潤增速,主要還是由於去年同期的整體下滑。
去年上半年,國有六大行共實現歸母淨利潤5663.3億元,相比2019年上半年同期少賺約714億元,主要系讓利實體經濟和撥備計提所致。
隨着宏觀經濟形勢好轉,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淨利潤情況整體向好。根據銀保監會8月10日公佈的數據,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實現淨利潤1.14 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較一季度提升 8.8個百分點。
對於二季度商業銀行盈利回升的原因,銀保監會稱,主要是由於營收增速向好、資產質量改善及撥備計提力度減弱所致。行業盈利增速回升幅度高於營收及撥備前淨利潤,撥備計提力度減弱和2020年的低基數效應是重要影響因素。
不良率下降,撥備覆蓋率提升
從資產質量情況來看,截至6月底,六大行的不良率均較年初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目前,郵儲銀行的不良率最低,較年初降低了0.05個百分點至0.83%;交通銀行的不良率最高,較年初降低了0.07個百分點至1.60%。中國銀行的不良率降幅最大,較年初降低了0.16個百分點至1.30%。
與不良率的降低相對應,六大行上半年的撥備覆蓋率均同步提升,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其中,郵儲銀行以421.33%的撥備覆蓋率排在首位;交通銀行排在末尾,為149.29%。
上述情況與上半年行業整體情況保持一致。
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2.79萬億元,比上季末增加25 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6%,比上季末下降0.05個百分點,從2020年四季度起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在不良率下降的同時,二季度撥備覆蓋率比一季度和2020年底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銀保監會對此解釋稱,這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上半年國內經濟穩步修復,實體經濟利潤回升推動銀行資產質量改善;另一方面,銀行在2020年及一季度保持較大核銷力度,對資產質量形成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按貸款行業來看,截至6月末,銀行業不良率最高的行業仍為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同時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也在多家銀行呈現抬頭跡象。
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今年需關注的重點風險領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低端製造、批發零售等傳統高風險領域客户;二是隨着疫情對沖政策的逐步退出,部分發展前景差、財務表現弱的延期還本付息客户;三是經濟轉型背景下,部分低效微利、負擔過重的大中型企業,層級較低的政府融資平台客户,以及傳統能源行業和房地產行業客户,也有一定的潛在風險。
淨息差持續收窄,壓力仍存
淨息差作為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往往數據越高,代表銀行的盈利能力越強。
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六大行的淨息差均較年初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農業銀行去年末的淨息差為2.20%,一季度末上升至2.81%,但在二季度末又下滑至2.12%。
農業銀行在半年報中解釋稱,2021年上半年,該行淨利息收益率2.12%,淨利差1.96%,均同比下降8個基點。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受該行落實國家讓利政策以及部分貸款重定價等因素影響,貸款收益率下降;二是受市場環境影響,存款付息率上升。
這一情況也與二季度行業整體情況基本一致。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二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環比微降,但行業息差降幅收窄,城商行、農商行息差逆勢走高。上半年,商業銀行淨息差為2.06%,比一季度微降1BP,但降幅比一季度的3BP有所收窄。其中,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淨息差環比分別下降1BP和4BP至2.02%和2.16%;城商行和農商行的淨息差逆勢上行,環比分別擴大1BP和4BP至1.9%和2.24%。
對於全年發展,中國銀行業協會在剛剛公佈的《2021年度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中表示,2021年,全球經濟尚未全面恢復,疫情演化尚存在不確定性,且受疫情衝擊的風險暴露具有一定的滯後性,銀行業潛在風險依然較大。不管是對於國有大行,還是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説,仍存較大考驗。
光大證券分析預計,2021年全年商業銀行營收與盈利增速平穩,但較中期有所收斂,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穩健的貨幣政策延續,銀行體系資產負債規模增速穩定;第二,二季度行業淨息差季度環比僅微幅收窄1BP,後續來看雖然資產端定價存在下行可能,但由於控制銀行體系負債成本舉措將持續顯效,全年銀行業息差預計較中期變化不大;第三,資產質量壓力整體可控,預計下半年風險處置力度將有所加大。因此,從全年來看,行業營收和盈利分化程度將較二季度有所收斂,下半年可能比2020年同期計提更多撥備。
責編: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