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4月29日電(高鵬)每當“中國—烏干達姆巴萊工業園”的名字在國內媒體上亮相時,必然還伴隨着一個人的名字,就是打造這個中烏工業園的當地僑領——張志剛。
今天,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之際,張志剛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説:“我們是在黨旗下成長的一代人,看到神州大地山河壯麗、萬眾同心,勇敢成功抗擊疫情,我更加感到共產黨的偉大,更堅定跟黨走的決心”。
當年,在中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國家重視對非經貿合作、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大背景下,作為退伍軍人的張志剛萌生了“到非洲闖蕩”的想法。他認真思考後抓住了這個機會,離開了自己的工廠,遠赴非洲。創業20載,從當初的非洲“箱包大王”發展成了擁有20家子公司的綜合性多元化大型民營企業天唐集團的董事長。
張志剛説,2008年,他在烏干達購地40英畝,用作鋼鐵的生產基地,這就是天唐工業園的開始,也是首箇中國人創辦的工業園。但工業園的發展並非順風順水,缺電、缺技術人員等問題一個接一個,但是他沒有氣餒,沒有電就積極聯繫中國大使館和當地政府;技術人員不足就採取“本土化”發展的策略,通過完善管理體系和傳授科學知識,培養當地技術骨幹及技術工人。幾個月後就獲得了烏干達標準局(UNBS)頒發的《高質量證書》(Q標識)。隨着工業園走上正軌,又開始擴張其他產業,酒店餐飲、旅遊、安保、機械商貿、房地產開發、礦產開發等。
烏干達尚未開發的市場和張志剛正確的決策讓集團愈發強大。在看到令人矚目的中國經濟成就後,張志剛覺得他在非洲多年來的經年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中國經濟發展必然會帶來產能過剩的問題,而過剩的產能恰好可以轉移到正在開發發展的非洲大陸。有了這個想法後,張志剛多次在河北、山東、湖南、浙江、廣東等地調研考察,洽談合作。他給企業們介紹烏干達,分析烏干達的市場,想帶中國企業真正“走出去”,積極瞭解中國政府對企業走出去的政策。“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新機遇,而自己非洲創業多年的經驗,的確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實實在在多做些事情。中國需要壓減的過剩產能主要是基礎材料類,而這些恰恰是非洲國家所稀缺的,雙方在農產品加工、冶金建材、裝備製造、電力電子、醫藥化工等領域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間。為此,他憑藉在非洲多年的豐富經驗,積極響應中烏兩國政府號召,投資建設了2.51平方公里的中烏姆巴萊工業園。
姆巴萊工業園是在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和時任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提議下,經烏干達財政部批准,由天唐集團投建的烏干達國家級工業園,同時也是河北省重點扶持境外產業園和“一帶一路”峯會簽約項目,致力於為國內企業服務,幫助更多產業走向海外。項目自成立以來就得到了中烏兩國政府的高度關注,穆塞韋尼總統多次參觀訪問園區,並且特派軍隊、警察和保安聯合治安、晝夜巡邏確保入園企業人身財產安全。
張志剛創業多年,當被記者問到他最感動的是什麼時,他毫不猶豫就説是“中國黨和政府”。想到自己多年前自己剛剛成立工業園,只有一家鋼鐵廠還遇到了斷電這個棘手的問題時。他回憶到“其實當時心裏蠻害怕的,怕大幾千萬都白砸了。但是當我走到大使館門口的時候就不怕了,那時候我就知道,斷電的問題一定會被解決的。”後來在使館的幫助下,張志剛聯繫上了烏干達總統,總統很快給拉通了電,工業園投資不到兩年就收回成本了。
當初創業選擇烏干達是因為中國與烏干達自1962年建交以來,一直保持友好關係。自己在烏干達投資多年以來,中烏兩國的友好關係給烏干達的華人打造了一個良好的營商機會。
張志剛在取得一定業績之後,也會經常被邀請回國參加會議,最讓他感動的是2019年被邀請參加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他感慨到:“作為革命先烈後代,那次十分榮幸能受邀參加新中國成立的70週年慶祝活動,也是值得畢生珍藏的莊嚴時刻,我為祖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無比自豪,也對祖國發展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新中國70年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的強大,讓我們海外華人華僑更加自信、自豪”。
張志剛説,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想到我們背後有中國黨和政府,我的脊樑就挺得比什麼時候都直,因為這是我們海外赤子的驕傲!今後我們將以實際行動一如既往地促進中烏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