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2月17日晚間發佈數據顯示,假日期間,上海實現旅遊收入56.65億元。圖為遊客2月17日在上海豫園景區觀賞民俗燈會。
新華社記者陳 飛攝
這個特殊的春節,中國很多人都在原地過年。少了“人口大遷徙”般的春運客流,過年的喜慶氣氛和繁榮場景卻並未缺席,反而添了不少新意。電影票房的井噴、消費的旺盛與短途旅遊的蓬勃發展更是讓世界驚歎。牛年春節,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澎湃活力,也感受到了中國傳遞的信心與希望。
數據展現旺盛活力
春節假期一結束,電影票房、零售消費、短途旅遊等一系列數據的出爐吸引了外媒關注。
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2月17日22時,2021年春節檔總票房累計超78億元,總觀影人次1.6億,累計場次285.8萬,創中國影史春節檔累計票房、人次新紀錄。路透社還注意到,中國製作的電影占據主導地位。報道指出,這一成績使今年到目前為止的票房總收入超過100億元。路透社報道指出,這種觀影狂潮是由聽從政府號召留在所在城市過年的工人和辦公室白領推動的。一些觀影者還從當地政府獲得了免費票。
“中國電影在春節期間的票房已經超過了疫情暴發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相當於西方的感恩節、聖誕節和新年的“三合一”。通常,數以億計的人會利用這個機會遠行探親。但今年由於疫情政府鼓勵就地過年,消費者把目光轉向了其他娛樂。儘管對影院上座率有一些限制,但春節伊始,中國的票房收入已超過2019年同期。這進一步證明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強勁增長。
俄羅斯衞星新聞網17日稱,在國家就地過年的倡議下,互寄年貨特產成了與家鄉親人表達思念的方式,也推動了快遞量的增長。中國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台監測顯示,春節期間(2月11日至17日),全國郵政快遞業累計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6.6億件,同比增長260%。
這個春節,中國消費市場展現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中國商務部17日晚發佈數據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210億元,比2020年春節黃金週增長28.7%,比2019年春節黃金週增長4.9%,已經超過疫情前。
德國《圖片報》17日用“蓬勃發展”形容春節期間的中國旅遊業。報道稱,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省有634萬遊客慶祝了農曆新年,比去年增加了293%!全省門票收入達到4083萬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66%。另有275萬遊客來到首都北京,上海迎來227萬遊客,廣東省迎來433萬遊客。另據塔斯社報道,中國海南省的度假勝地三亞在農曆牛年春節假期前三天迎來旅遊小高潮。海南離島免税店人氣足、銷售旺,從除夕到正月初三,4天時間銷售超過7個億。
特殊春節增添新意
今年的春節無疑是特殊的。外媒注意到,許多人響應號召就地過年,中國的春節也因此添了不少新意。阿里巴巴發佈的2021年春節消費報告顯示,超過1億人“原地過年”,使得新消費現象頻出。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17日報道,一家短視頻社交平台17日發佈春節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一個人過年”在該平台被搜索8萬次,就地過年相關視頻被點贊8846萬次。據報道,由於疫情原因,不少人選擇就地過年,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第一個不回家的春節。在就地過年的方式中,逛公園、看電影、健身運動、學習、滑雪排名前五。報告還顯示,拜年短視頻數量同比增長11倍,成為新年俗;市區內短途遊成為過年出遊主流,西安大唐不夜城是打卡最多的景區。飛豬平台數據顯示,牛年春節期間“本地遊”預訂量同比漲超660%。雅虎日文網還注意到,一種“短途度假”新趨勢在這個春節流行,就是入住本地或周邊的四星五星級豪華酒店,以“90後”年輕人為主。
路透社刊發報道稱,“就地過年”催生快遞“鄉味”風潮。在這個農曆新年無法返鄉的中國人用食品包裹縮短距離,為親人寄去家鄉的味道。在1月20日至2月3日的“年貨節”中,電商網站食品銷售額與去年農曆新年期間相比大漲40%。電子商務和零售網站説,今年春節假期前食品和飲料訂單大幅增加。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的訂單量大幅增加。
《俄羅斯報》網站報道也指出,遠離家鄉並未阻止人們在除夕夜與親人交流。人們通過視頻同吃年夜飯並互相拜年。此外,人們可以在網上為親朋好友輕鬆訂購新年禮物,通過快遞直接送上門,還可以利用新技術製作新年全家福。報道稱,為讓留在工作地的人們過個好年,各級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不間斷供應能源和商品、增播電視娛樂節目、實行優惠政策等。對於自覺就地過年的人們,各地政府準備了一些“大禮包”,包括商品打折券、當地旅遊景點的免費門票以及免費的手機流量和通話時長,以便讓人們過節不孤單。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介紹,不返鄉人員可享受的優惠待遇很多。在北京,除一些公園免費開放外,各電信公司每個在網手機號碼還可在規定期限內免費領取20G北京本地流量包,在春節期間使用。
“金牛”分享正能量
牛年作為豐收、繁榮、好運、成功及勤奮的象徵已開始為多國民眾所熟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報道,2月12日是辛丑年的開始。天干之辛屬金,地支之醜為牛,因此辛丑年也是農曆“金牛”年。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牛氣沖天”“‘牛’轉乾坤”這些生動的祈願祝福語,引起各國民眾的共鳴,讓疫情下的世界分享到中國傳統牛年的文化正能量。
《俄羅斯報》網站報道指出,在去年的疫情中,14億中國人展現出強大的意志和驚人的團結。今年春節,中國人再次顯示出高度自覺性和對祖國的關心。報道表示,按照中國農曆,2021年是牛年。牛是勤勞、奉獻和力量的象徵。牛的這些寶貴品質在春節期間得到充分體現。儘管許多中國人不得不留在工作地,但民眾團結一心,這給國家發展注入信心。
路透社稱,中國經濟2021年將迎來複蘇“牛”,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奮蹄追趕。中國經濟2021年將繼續復甦,分析人士普遍預計今年全年增速在8%-9%左右。德國電視一台17日稱,2021年的牛年對中國具有特殊意義,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推出“十四五”規劃,準備2022年冬奧會等。作為去年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人在牛年將更有信心。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2月16日發表《巨人仍在成長》一文指出:中國迎來了“金牛年”。在中國的十二生肖中,牛象徵力量、紀律、高尚和勤奮工作,這些都是實現繁榮的關鍵。許多人將牛的堅韌和抗壓能力與中國經濟相提並論,並預言在這一年中,中國將繼續鞏固其作為世界主要經濟大國的地位。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也發表《中國的牛年》一文指出:中國迎來了牛年。這個牛年喚起許多期望。今年將是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為標誌的一年。在經濟方面,這個牛年是推進新的發展理念——“雙循環”的關鍵一年。
牛年也讓世界充滿希望。美聯社報道引用中國民俗學家的話稱,“牛年馬年好耕田,對農民來説,牛年是豐收的一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也引用專家的話説,牛是勤勞的生肖,“希望世界經濟不會像去年那樣停滯不前,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啓動”。印度《快報》稱,牛年將取代傳統上充滿動盪的鼠年,“據説牛年會帶來穩定和平靜,預計這將是充滿機遇和經濟繁榮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