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國鐵集團的淨虧損已經高達955億元。中國高鐵不僅是在國內赫赫有名,在國際上更是成為了我國一張新的“名片”。
可是這殊榮背後,卻是沉甸甸的債務。人們一邊好奇14億國人,難道“養不活”一個高鐵。一邊又在擔心,日後的高鐵票價,會不會應聲“起立”?
對於商人們而言,自然是不願意看到虧損情況的。如果減少虧損,並實現盈利的目標。除了減少成本支出以外,最常用的一大方式,便是增加收入。
而對於高鐵行業而言,如何才能增加收入,最方便、可行的操作,就是“漲票價”。從過去的固定票價,到如今的彈性票價,其實可以説是高鐵的漲價方式之一了。
但即便如此,我們發現我國購票的錢,依舊只是國鐵集團的“杯水車薪”。按理説每年高鐵的出行量,已經超過20億次。為啥這麼多的出行量以及票價,還是不夠用,甚至欠下近千億呢?
每年的錢,都被誰“偷偷”用掉了?
首先我們不需要擔心,錢被誰“偷偷”用掉。這錢都是正經用掉,正經虧損的。
在集團眾多虧損原因中,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因為高鐵的投資大、回報週期長。就目前來講,每公里高鐵的造價,基本上都在億元以上。遇到一些地理位置比較惡劣的情況,造價還得再往上漲一漲。
所以收支平衡這一點,在高鐵身上,得等上不少年,一般都得20-30年才能回本。長此以往,自然每年都會產生鉅額的債務。
還有一點原因,在集團虧損的情況上“添磚加瓦”。這一點理由,便是員工成本支持龐大。
幾乎每一班高鐵,都配備了不少的服務員。而在高鐵站內,也有不少的工作人員。所以除了造價成本高以外,運營成本高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中國高鐵在取得如今這般輝煌成績的時候,是由龐大的規模一手打造的。所以就國鐵集團來講,光是員工數量就超過200萬。
試想一下,就算是每人每月“只有”3000元。200多萬名員工的員工工資,已經是一個不敢多想的數字。而且就目前來講,大多數國鐵集團員工的月薪,還不止3000元這個數。
面對這樣一個連年虧損的情況,官方部門終於出手了:降速、票價調整。降速就不多説了,主要還是票價調整方面的問題。
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顯示,我們最常購買的二等座,既有漲價,也有降價。二等座的價格最高上漲8.14%,最低下跌了9.95%。一條線路如此,未來或許也會有更多的高鐵線路“模仿”。
所以各位朋友們,未來高鐵的票價出現變動也別再驚訝。畢竟當高鐵為我們的出行帶來方便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獻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