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相股份因信披違規又被“點名”:“家族式”管理弊端現端倪

  靠電力和鐵路相關業務發家的紅相股份(300427)有限公司(下稱“紅相股份”)近來麻煩不斷。

紅相股份因信披違規又被“點名”:“家族式”管理弊端現端倪

  3月10日,因信披違規,紅相股份控股股東、實控人楊保田、楊成收到深交所監管函。此前,紅相股份還因業績暴雷、大股東頻繁減持、“低價”出售孫公司等問題受到市場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紅相股份問題頻出,但其卻因軍工業務有望“逆襲”,未來紅相股份能否實現“翻盤”,軍工業務或成關鍵因素。

  連續因信披違規被“抓包” 經營管理規範有待加強

  3月10日,深交所創業板向紅相股份控股股東、實控人楊保田、楊成下發監管函,原因為:2019年3月13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紅相股份控股股東、實控人楊保田、楊成及其一致行動人楊力因主動減持和被動稀釋,合計持股比例由41.98%下降至33.13%,合計變動比例為8.84%,但在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累計變動達到5%時,未按相關規定停止交易公司股份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值得留意的是,監管函中涉及的楊保田與楊成、楊力等三人為父子關係,楊成與楊力為兄弟關係。

  從實際持股比例和任職情況來看,“楊氏”家族牢牢把握着紅相股份的經營權。資料顯示,目前上述三人共持有紅相股份33.13%的股權,楊保田是紅相股份實控人,楊成擔任紅相股份董事長和總經理等重要職務,楊力則擔任公司董事。

  事實上對於紅相股份來説,出現信披不合規的情況並非第一次,且同樣與楊氏家族有關。

  2019年,紅相股份子公司銀川卧龍向一家供應商預付1000萬元,子公司星波通信向兩家供應商分別預付530萬元、470萬元,上述款項經供應商流向廈門紅相塑膠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紅相塑膠”),形成對紅相股份的資金佔用。

  公開資料顯示,紅相塑膠是紅相股份實控人楊保田旗下的關聯公司,由楊成擔任法人,公司股東列表僅有楊保田、楊成、楊力三人,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家族企業。

  對於紅相塑膠佔用公司大額資金的情況,紅相股份同樣未及時披露。因此,2020年10月,紅相股份收到監管部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通知,紅相股份實控人楊保田被約談,同時此事被記入誠信檔案。

  一年半內連續因信披違規被監管部門“抓包”,且均與楊氏家族成員有關,令紅相股份“家族式”經營的弊端,及公司內部經營管理規範性欠缺等問題暴露無遺。

  子公司業績突然下跌 紅相股份現業績首虧

  公開資料顯示,紅相股份主要從事電力檢測及電力設備、鐵路與軌道交通牽引供電裝備、軍工電子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技術服務,持有並運營新能源發電項目。

  電力和鐵路相關業務是紅相股份的主要收入來源。數據顯示,2020年,紅相股份的電力設備製造業務、鐵路與軌道交通業務佔營收比重分別為43.09%、39.08%。

  值得一提的是,紅相股份自身產生的利潤微薄,其業績依賴旗下子公司,尤其是全資子公司銀川卧龍。

  2017年,紅相股份採取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方式以11.70億元收購銀川卧龍全部股權,形成商譽約6.71億元。

  2017年至2020年期間,銀川卧龍業績一直穩步增長,為紅相股份貢獻了近半營收。不過,2021年銀川卧龍業績突然下降,造成6.71億元鉅額商譽減值,紅相股份因此現上市以來的首虧。

  除商譽減值影響外,紅相股份還提到公司虧損的原因包括“受市場競爭及鐵路投資放緩影響,公司電力設備狀態檢測、監測產品及鐵路與軌道交通板塊的產品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同樣面臨市場競爭,同行業可比公司2021年的業績表現卻呈現上升趨勢。以思源電氣(002028)為例,2021年其營收為 87.01億元,同比上升18.0%,淨利潤 12.11億元,同比上升29.7%。

  對此,有投資者認為,行業競爭一直激烈,並不是今天才如此,將業績下降歸咎於此,難以服眾。

  據統計,我國目前批覆的2019-2020年內新開工的高鐵項目已達63個,全部項目建設總長度1.55萬公里。“十四五”期間預計每年高鐵開通新線約3000公里,2025年高鐵由3.79萬公里增加到5.3萬公里。

  由此看來,鐵路行業正在快速發展。紅相股份因 “鐵路投資放緩”導致業績下降的説辭似乎與事實有些出入。

  “低價”出售盈利孫公司 投資者質疑高層“不善經營”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紅相股份的業績下降呢?

  有投資者將矛頭指向紅相股份高層,認為是其不善經營所致,佐證是去年紅相股份發起的一項出售事件。

  2021年9月,紅相股份將其全資孫公司中寧縣銀變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寧銀變”)100%股權以人民幣1.86億元轉讓給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紅相股份披露的財務數據,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寧銀變的淨資產為1.66億元,錄得淨利潤1516.70萬元,盈利能力良好。

  然而,紅相股份卻以1.86億元出售中寧銀變,僅僅比中寧銀變的淨資產高出約2000萬元。

  這引發了部分投資者質疑。在各大股吧關於紅相股份“低價”出售中寧銀變的討論帖中,不乏“紅相股份高層不善經營”的言論。

  頻繁減持套現 大股東去意已決?

  深扒楊氏家族的減持歷史,不難發現楊氏父子三人減持頻率有些頻繁,減持份額也較多。

  據統計,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楊保田、楊成、楊力三人共進行過5次減持計劃,合計減持公司股份21.68%,套現約7億元。

  2022年2月17日,紅相股份再次披露,楊保田計劃在6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7%。按當前市值50.07億元計算,如果本次減持計劃完成,預計楊氏家族將再套現3.5億元,屆時楊氏父子三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將降至2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除楊氏家族外,紅相股份的大股東戴小萍、重要股東長江資本、董事及副總經理等也有減持舉動。

  從大股東頻繁減持來看,紅相股份高層似乎對公司發展缺乏信心,套現離場的意圖明顯。投資者認為的“紅相股份高層不善經營”,或許是公司高層去意已決的外在表現之一。

  不過,雖然紅相股份大股東頻繁減持,其2021年電力業務和鐵路業務也表現欠佳,但公司軍工板塊似乎有望“逆襲”。

  此前,紅相股份子公司星波通信突增5億軍工訂單,軍工業務營收因此上漲。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該業務為紅相股份帶來營收8828.49萬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22%。

  目前,這筆軍工訂單尚未交付完畢,後續將繼續為紅相股份帶來營收。

  未來,紅相股份能否接到更多軍工訂單、通過軍工業務實現 “翻盤”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60 字。

轉載請註明: 紅相股份因信披違規又被“點名”:“家族式”管理弊端現端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