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丨陳 桐
編 輯丨美 圻
文娛價值官解讀:
ID:wenyujiazhiguan
苦等近五年多,博納影業終於拿到A股入場券。
7月28日晚間,證監會網站公示博納影業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獲核准,批覆自核準發行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IPO過會630天后,博納影業終於等來了批准上市的好消息,即將啓動新股發行。
博納等待上市這五年,熱錢撤離加之疫情重創,影視行業處於低谷期,博納影業這時成功上市,讓人看到了扭轉困境的希望,提振了整個行業士氣。
目前,有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了2022半年度業績預告,挑戰與低迷仍在持續。隨着暑期檔票房回暖和博納終獲IPO批文,影視行業下半年,總算多了點希望。
一波三折上市路
博納影業成立於2003年,是國內頭部影視公司,累計出品影片超過250部,包含《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紅海行動》等影片。
作為民營電影公司龍頭企業,博納影業開創了“主旋律商業片”這一類型電影,代表作《長津湖》總票房超過57.75億,問鼎中國影史系列電影票房冠軍,同時也是2021年全球票房總冠軍,打破30多項中國影史紀錄,具有里程碑意義。
除了《長津湖》,博納還有16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67部影片票房超過1億元,累計總票房超過350億元。在2008-2020年的十三次金像獎各大獎項的角逐中,博納出品發行的電影共問鼎最佳影片8次,獲得最佳導演8次、影帝7次、影后3次,成為近十多年來金像獎上風頭最勁的影視公司。
除了內容端,博納影業的院線業務也相當強大。博納影業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博納院線旗下加盟影院101家,年度觀影人次達到1800萬。而從本次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博納近些年主營業務收入主要在電影投資、發行和放映三個方面,其中影院業務超過了電影投資已成為博納最大的收入來源。
據悉,博納的影院業務由影片放映服務、餐飲、賣品、衍生品銷售以及貼片廣告、場地廣告等部分組成。按照於冬的規劃,未來博納製作、發行、放映三個板塊所佔的比重將會各佔1/3,均衡發展。
在股權方面,博納影業實控人為公司董事長於冬,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合計持有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28.03%。同時,博納影業前十大股東中亦不乏阿里、騰訊、萬達電影、紅杉資本、中信證券等知名公司身影。另外,黃曉明、張涵予、陳寶國、章子怡、韓寒等演藝界明星直接持有博納影業股份。
博納明星股東/招股書
2010年,隨着熱錢湧入行業升温,影視公司紛紛踏上了資本化道路。不同於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在A股創業板上市,當時頂着“中國內地影視第一股”頭銜的博納選擇赴美登陸上市,成為納斯達克“中國內地影視第一股”。
然而,博納影業登陸美股的當天即遭遇“破發”,此後股價一直萎靡不振,市值最高時僅有60億元,於冬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感嘆公司的價值在美國資本市場被嚴重低估。2016年,博納影業從美股退市,2017年10月,博納影業首次披露深市主板招股書,正式踏上“迴歸A股”之路。
7月28日,於冬在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開幕論壇上演講
然而,博納影業的A股上市之路可謂披荊斬棘、一波三折。首次提交IPO申請近兩年後,2019年7月,由於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博納影業IPO因為審計機構的拖累審核狀態變成了“中止審查”。2020年8月,博納影業再次遞交招股書,2020年11月5日,證監會2020年第159次發審會上博納影業IPO順利過會。
7月28日,博納影業收到了公司IPO獲證監會核准的好消息,證監會允許其公開發行不超過2.75億股新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2.5%,批覆自核準發行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此時,距博納影業首次向證監會報送招股書已過去1770天,距其IPO過會也已過去630天,一波三折的A股上市路,最終收穫了圓滿結果。
影視公司IPO難上加難
不止是博納影業,近六年來,國內有實力的影視公司都在IPO道路上前赴後繼,當然,多數命運都和博納一樣,一波三折面臨重重挑戰。
2016年以來,監管層相繼多次出台政策,從廣電總局的內容監管,證監會的再融資監管,再到不斷髮酵的税務監管,影視行業的資本熱潮逐漸趨冷,影視公司IPO越來越不容易,多數均已失敗告終。
這其中,在電視劇和電影兩大領域均位列第一梯隊的老牌實力公司新麗傳媒的上市過程,比起博納來更加漫長曲折。從2012年進入IPO初審後至2017年,新麗傳媒三次IPO均以失敗告終。除了大環境的變化,新麗傳媒上市屢次失利主要是業務模式相對單一、收益不穩定、核心資產受核心製作人員流動影響大等因素影響。
2018年3月,彼時新麗傳媒的第二大股東光線傳媒,以33.17億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新麗傳媒27.64%的股份出售給林芝騰訊,第二大股東易主為騰訊。這也意味着當時新麗的估值約為120億元,如果IPO成功,A股將再添一家實力強勁的影視公司。要知道,目前幾家老牌電視劇公司的市值均未超過100億,“電視劇一哥”華策影視的市值為88億,慈文傳媒的市值更是跌到了只有26億。
2018年8月13日,閲文集團發佈公告,宣佈擬以不超過155億元收購新麗傳媒100%的股權。根據公告,該筆收購將以現金與新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結算。交易完成後,新麗傳媒將成為閲文集團全資子公司。此次被收購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新麗傳媒的曲線上市,此後,新麗徹底放棄了登陸A股市場的努力。
另一家後起之秀檸萌影視的A股上市路同樣很曲折,這家年輕公司誕生於劇集市場第二個風口來臨的前夜,2014年,當時長視頻正在崛起,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正在成倍增長,而優質劇集的供給又嚴重不足,各種注水的狗血劇充斥市場。成立之初,檸萌影視就提出了“超級內容連接新大眾”的內容戰略,針對市場現狀和供給矛盾,將公司的發力重點定位於頭部優質劇集,側重於滿足視頻網站不斷增長的年輕用户。
成立不久的檸萌影視很快因出品《小敏家》《小別離》《小歡喜》《小捨得》《三十而已》等爆款劇集而名聲大噪。2021年1月檸萌影業開始啓動A股上市計劃,但於同年6月底終止。終止輔導3個月後,檸萌影視放棄了A股IPO計劃。
不到半年時間,檸萌影視又急於赴港上市,於2021年9月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後於2022年3月29日招股書失效。2022年4月8日,檸萌影視再次向港交所遞表,最終於7月20日通過聆訊,距離正式登陸港股只剩下臨門一腳。
7月29日,檸萌影視公佈其港股上市定價方案,招股價區間為27.75-33.3港元/股,將發行合計1513.93萬股新股,擬募資最多不超過5.04億港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比例佔10%,國際發售佔90%,業內人士表示,公司未來有望成為港股稀缺且優質的影視傳媒龍頭。
困局下重燃行業希望
近年來,影視行業便進入深度調整期,中小企業接連倒閉,相關資方紛紛撤離。自身資金缺口難以補足,又融不到資,在此情況下,一些實力強勁的影視公司紛紛選擇上市募資,另一些實力規模略顯薄弱的中小影視公司也在蓄勢籌謀上市,這種局面在2022年愈發明顯。
雖然目前影視公司的上市難度很大,已經上市的影視股在資本市場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但依然擋不住後面一大堆公司排隊上市的熱情。反覆開啓IPO計劃、排隊上市主要目的是為了圈到更多的資本,解決公司目前的資金困難。至於上市後的表現如何,是否盈利,對這些公司來説並不重要。
剛剛公佈上市定價方案的檸萌影視也表示,上市後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進一步擴展 IP 庫、為版權劇製作提供資金、開拓新商機、尋求戰略投資及收購機會。在行業低迷中,用上市融到的資金以更便宜的價格儲備更多資源,拓展更多市場份額,不失為一種長期戰略。
不過,目前A股對影視公司的IPO申請越來越謹慎嚴格,上市門檻也在不斷抬高。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影視公司業績不確定性太高,爆款作品生產不穩定,加上近年來頻發的“明星塌房”事件、多變的行業政策也讓影視項目的風險激增,而業績的可持續性卻是監管層對擬上市公司考察的重點,這方面影視公司具有天然的劣勢。
在博納之前,A股上一次對影視行業開閘還是2017年10月上市的金逸影視,此後A股市場一直對影視公司大門緊閉,轉投港股最終成功上市的檸萌影視已經非常幸運了。
和檸萌影視幾乎同期處於IPO排隊中的開心麻花、和力辰光、華視娛樂等影視傳媒公司均已被勸退或主動撤退。去年11月,曾製作出知名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的燦星文化第二次向深交所創業板遞交招股説明書。今年2月,深交所官網顯示,燦星文化首發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未通過審議會議。
除了博納和檸萌,這幾年其他處於IPO排隊中的影視公司均已失敗告終,這一次,博納成功登陸門檻最高的A股,在業內看來,這有望被視為影視行業在資本市場獲得投融資 “開閘 ”的信號。困局之下,如果IPO能稍微鬆綁,影視公司將有望獲得更多融資機會,重燃行業希望。
(文章配圖部分來自網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