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豈能成“遮羞布”?同仁堂危機或因咎由自取!
科技互聯網巨頭“一統江湖”的今天,人們更容易對還存活的“老字號”企業滿心期待,可不曾想,這份誠摯的情懷,正被一些百年“老字號”們一一辜負!剛剛,同仁堂因總經理高振坤被查上熱搜,有關同仁堂(集團)危機的內幕也逐漸浮出水面……
2021年2月22日,同仁堂(集團)總經理高振坤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同仁堂股價應聲下跌,隨後同仁堂也宣佈正在緊急尋找新董事來代總經理一職。高振坤被查,或早有預兆。
2021年2月10日,北京同仁堂公告稱已經召回394.98萬瓶蜂蜜產品並處理(合計約3200噸蜂蜜),涉及賬面金額5058.27萬元。消息一出,輿論一片譁然。
這些蜂蜜從哪裏來?以及為什麼要召回銷燬?為什麼5000萬的損失被輕描淡寫成對業績零影響?北京同仁堂越是語焉不詳,外界越是猜疑,難道同仁堂又出了“質量門”事件?
源:北京同仁堂公告述
更蹊蹺的是,這次召回事件引發了人們對同仁堂(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高振坤的關注,原來早在2020年8月27日之後,高振坤就從公眾視野“離奇”淡出了,2021年春節前,在同仁堂公開露出的各渠道,更不見了高振坤的身影,合理推測,應是調查組去年8月就開始動手查他了,只是未放出消息罷了,而此番放出最新消息,也證明,調查組掌握了實錘。
先是同仁堂集團官網看不到高振坤的任何蹤跡,也檢索不到高振坤的任何信息,然後今年的春節賀歲致辭也不見高振坤露臉發言,陪同市領導視察的同仁堂(集團)領導中也不見高振坤的身影。
公開資料顯示,1963年出生的高振坤於2005年8月開始在同仁堂的職業生涯,第一份職位是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隨後不到一年,解鎖職級三級跳,2006年11月,已經位居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截至事發,已經高居同仁堂集團總經理和董事長之位。
本次被查,雖沒有透露具體的原因,但從中紀委的措辭看,財務出身的高振坤,涉貪腐或利益輸送的概率相對較大,而且,高某的“貪財”,早在2018年就已經到了置消費者食品安全於不顧的“黑心”狀態 了。
代表事件之一,就是2018年12月15日爆發的“過期蜂蜜門”事件:
2018年12月15日晚,江蘇廣電總枱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欄目曝光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企業宣稱是“退給蜂農養蜜蜂”,但視頻曝出,回收後的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庫。此外,同仁堂蜂蜜還存在更改生產日期的問題。
富途援引《南京零距離》的信源進行的報道
2019年2月19日,為期2個月之久的“蜂蜜門”事件水落石出,同仁堂下屬公司使用過期蜂蜜用於生產實錘。因“回收過期蜂蜜,並涉嫌更改生產日期”等違規行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宣佈,撤銷北京同仁堂公司中國質量獎稱號,並收回同仁堂於2016年3月取得的中國質量獎證書和獎盃。
高振坤高光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這雖然不是300多年的老字號同仁堂第一次蒙羞,但卻是此次高振坤落馬前,影響最惡劣的一次,儘管北京同仁堂處理了一票事件相關責任人(高振坤被嚴重警告),該起事件對同仁堂品牌形象的負面影響,至今仍在發酵。
媒體曝料截圖
縱容下屬公司同仁堂蜂業使用過期蜂蜜用於生產(起碼是管控混亂,監管不力),將低價回收的過期蜂蜜修改生產日期進行正常或高於市場價格的銷售,如此利慾薰心並觸及食品安全紅線的行為,同仁堂蜂業最終被重罰1408萬,也算撿芝麻丟西瓜的絕佳反例典範了。
同仁堂黑榜事件節選
而問題蜂蜜事件就像導火索,將同仁堂過往諸多的“黑榜”歷史一同引爆,同仁堂遭遇史無前例的品牌信任危機,隨之開始走下坡路,業績下滑,渠道乏力,遭遇競爭對手“圍剿”等一系列問題也接蹱而至。
一場大危機正悄無聲息來襲!
高振坤曾揚言:“誰砸同仁堂的招牌,我就砸誰的飯碗”。現在看來,貌似他自己就是砸百年老字號招牌的頭號“標兵”,當然,同仁堂今日進退維谷之局,鍋也不該他一人背。
2018年,“蜂蜜門”之後,同仁堂業績下滑,2019年,同仁堂出現了十幾年年的首次負增長,其中中成藥生產總量較上年同期更是下降了20%以上。
2020年上半年同仁堂實現營業收入337930.8萬元,同比下降14.41%,營業利潤13607.23萬元,同比下降39.99%。2020年3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營收達90.52億元,較去年同期99.59億元下降9.09%,淨利潤達7.1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50億元下降15.89%。
“中藥四虎”中,片仔癀市值2079.82億元,雲南白藥市值1836.65億元,同仁堂市值379.23億元,僅領先老四東阿阿膠(最新市值253.17億元),離片仔癀和雲南白藥差了不止一個量級,掉隊已板上釘釘。
同仁堂雖然也嘗試品類拓展與轉型,比如線下將業務觸角向日化和咖啡延伸,但都收效甚微。線上,增大營銷投入,與熱門APP聯合推廣並與主流電商平台深度合作,最終銷售額突破1億,同比增長35.38%,算稍微有了點起色。
但是,你只要將同仁堂與”中藥四虎“之首虎片仔癀一比,就會發現差距:
2019年年報顯示,同仁堂的銷售費用為片仔癀2倍之多,而研發費用剛好反過來,同仁堂只有片仔癀的1/2,除此之外,同仁堂的運營成本也高企不下,這與其管理水平息息相關。
營銷對品牌助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核心還是產品,更加重視研發投入的片仔癀最終的產品競爭力超過同仁堂,也就不意外了。四虎中,絕密配方含金量最高的當屬片仔癀跟雲南白藥,它的處方與工藝均被列入國家絕密品種。
與鋭意進取的片仔癀相比,同仁堂顯得有些“老態龍鍾”了。而云南白藥除了穩坐A股藥企盈利能力第一的寶座外,其長期穩定的領導班子與較高的管理水平也是同仁堂可望不可及的。
片仔癀處於最好的發展階段,雲南白藥次之,並且具備張力優勢,同仁堂目前經營遇到了一些問題,雖然並未到虧損的窘境,但如果無法收住下滑的頹勢,危機還將擴大。
擺在同仁堂(集團)面前的壓力,顯而易見。
352年的同仁堂在品牌知名度與大眾認知度上,在“中藥四虎”中,不遑多讓。其豐富的產品線也在一定程度上匹配了大眾的多樣性產品需求,不過除安宮黃牛丸之外,其他品種都不是獨家享有。原材料的壁壘上,顯然是不如片仔癀與雲南白藥的。加上研發投入所限,也竟味着,同仁堂的產品天花板已然不如片仔癀與雲南白藥高。
而偏偏,因造假、質量問題、產品不合格,屢次被媒體曝光和被監管部門處罰的同仁堂,底線似乎又比競爭對手低(競爭對手不是沒曝出過負面,只是相比之下,頻次及影響不如同仁堂)。一來一回,資本市場和消費者都會用腳投票的,同仁堂唯一的出路,是發自內心將質量與品質排在生產建設的首位,而不是出事被罰道歉再出事這樣的惡性循環。
“百年老字號”本該成為企業鋭進的向陽旗,而不該成為企業作惡的”遮羞布“!
原創不易,你的支持是對我們的萬分鼓勵。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原創文章,記得閲讀完以後點贊轉發哦。堅持是一種態度,加油,奧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