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5月14日,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線上舉行。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中國經濟與政策展望”圓桌討論中表示,從目前來看,基建投資擔當重任,但是消費引擎還沒有啓動,促消費的意義仍然非常重要,應通過加大財政對消費領域的投入、改善收入結構等措施,提高消費率。
他表示,目前暢通國內大循環主要通過基建投資,且力度非常大,政策也非常明確,這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104872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基建投資出現比較強勁的回升,地產和製造業投資都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
但是單單靠基建投資讓內循環完全暢通起來,仍然不夠。“基建投資能持續多久?這方面我有點擔心。因為基建投資的回報率在下降,地方政府專項債還在增長,若是繼續投資,地方政府的槓桿率水平可能會越來越高。所以我認為基建投資可以做,但是要充分估算這方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李迅雷説。
從另一個維度——消費來看,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受疫情衝擊非常明顯。一季度社消零售、限額以上零售增速分別錄得3.3%、5.4%,其中3月當月增速分別為-3.5%、-1.4%,較1~2 月增速均由正轉負,社零環比增速也同步轉負。居民房貸規模也罕見出現負增長。
“這種情況正如去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所提到的,我們面臨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減弱。而內需主要靠投資和消費。從目前來看,基建投資擔當重任,但是消費引擎還沒有啓動,外資更加受制於海外的需求。隨着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外部整體需求也會走弱,我們4月份美元計價的出口也出現了負增長,所以促消費的意義仍然非常重要。”李迅雷説。
在他看來,今年的財政政策非常積極,減税降費和留抵退税的力度也是非常大,尤其是留抵退税對於解決企業目前的現金流問題,具有非常積極的效果。“但是財政支出直接用於消費領域,我感覺投入偏少。我的建議是,財政政策力度要繼續加大,尤其是用於消費方面,我2020年一直建議中國可以發消費券。”
李迅雷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幾個拐點已經出現,比如人口老齡化的拐點、房地產的拐點,所以過去的增長模式現在很難再持續,包括我國在全球出口貿易中的份額去年達到了16%,這也是一個峯值、拐點,接下來將緩慢回落。在這種情況下繼續靠外需拉動很難,而內需除了靠投資拉動,更多的要靠消費拉動,消費的作用將會比基建投資的作用更大。因為基建投資面臨找好項目越來越難、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現金流產生越來越難的問題,一定要增加消費。
“雖然近幾年我國在消費升級方面的表現非常突出,但是居民收入更多用來投資買房,存在消費率過低的問題。相信今後隨着對房地產投入的減少,消費率會有所上升。不過僅靠這一點此消彼長不足以拉動整個消費的高增長,應從兩個方面加以改善。”李迅雷説,一是加大對居民的補貼、加大財政對消費方面的投入;二是改善收入結構,提高中等收入組的收入水平,這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