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民財評:持之以恆推動升級版“限塑令”落實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財經

一年多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並於今年1月1日起在全國落地實施。正式實施三個月以來,效果顯著。我們看到,不少商超停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尋求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產品,塑料生產企業轉型和替代產品研發不斷加速。但也出現了這樣的現象:紙吸管等替代品不被消費者認可,一些商家又改回塑料吸管,還有更多小商超依舊“我行我塑”。

塑料是重要的基礎材料,我們在享受塑料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在承擔着“白色污染”滿天飛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侵害。研究顯示,塑料製品在土壤中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也無法降解,還有可能污染水體,甚至分解成“微塑料”,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也是較早發佈“限塑令”的國家之一。早在2008年6月,我國就開始施行“限塑令”,通過價格槓桿,提高塑料袋的成本,從而激發和培養公眾環保意識,成效有目共睹。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2008年至2016年,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近3000萬噸。對於建設美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限塑令”發揮了積極作用。

不過,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逐漸習慣塑料袋付費制度,價格槓桿作用有限;替代產品推廣應用存在不足;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蓬勃發展等因素,都導致塑料製品消費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資源環境壓力。

我國已經明確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天藍、地綠、水淨,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是其中的內涵。而治理“白色污染”,正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建設美麗中國的需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白色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強,升級版“限塑令”實施,為相關工作增添了更多底氣。

當前,各地各部門都在着力推進升級版“限塑令”的落地實施。比如,河南以量大面廣、廣受關注的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為重點,分區域、分品種、分階段禁限;江西分階段、分領域、分區域禁限塑,提高公眾知曉率;與塑料相關的主要行業協會發出聯合倡議書,全產業鏈相關企業紛紛響應,做好“限塑”工作。

然而,治理塑料污染是一個長期過程,難以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恆。

一方面,要從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全過程和各環節着手,源頭增加綠色供給,推廣應用替代產品;過程形成監管合力,嚴堵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末端規範回收利用,形成更加完善的循環經濟系統,旗幟鮮明地大力推進,讓“限塑令”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推進“限塑”要兼顧可行性,把握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活便利的平衡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政府要行動起來,做好引導與監管;企業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走綠色發展之路;公眾要積極參與,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有序開展,我們才能更好應對“白色污染”帶來的挑戰,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