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信託行業監管逐步趨嚴,進入轉型發展期。這樣的趨勢在今年也得以延續。
記者梳理發現,以罰單公告時間為統計口徑,今年第三季度,華澳國際信託(下稱“華澳信託”)被罰最多,罰沒金額共計566萬元;中泰信託、崑崙信託和中信信託等公司亦因相關違法違規事實收到罰單。
而整體來看,四川信託在今年一季度因“十三宗罪”被罰3490萬元,是信託業內最大罰單。
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結束,信託公司除了注重內控制度、業務操作流程合規外,還需要對業務本身的合規性、項目後期管理以及項目風險予以高度重視。
“未來嚴監管將依然是主旋律,加強風險管理,依法合規經營將成為越來越多信託公司的訴求。”該人士進一步指出。
最高罰沒566萬元
7月28日,上海銀保監局公佈了對華澳信託的行政處罰信息,華澳信託被責令改正,並處罰沒款共計566萬元。
上海銀保監局做出相關行政處罰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信託公司管理辦法》第六十條、《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十六條、《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
具體來看,華澳信託存在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有九項,分別為:2017年7月,該公司違規承諾信託本金和收益;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該公司開展部分關聯交易未逐筆向監管機構事前報告;2018年和2019年,該公司未足額計提減值準備。
2020年1月至6月,該公司部分信託計劃風險管控和後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20年3月,該公司某房地產信託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18年7月,該公司發行分級信託計劃,對優先級份額認購者違規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
此外,2019年7月,該公司存在以貸收費;2019年8月,該公司違規引入非金融機構推介某信託計劃;2015年3月以來,該公司未妥善保存管理某信託計劃檔案資料。
7月12日,上海銀保監局公佈了一張對中泰信託的罰單,責令其改正,並處罰款150萬元。
罰單顯示,中泰信託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對委託推介機構監督管理嚴重不審慎;2018年至2019年,該公司未及時掌握某信託存續項目的風險變化狀況;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對某信託計劃未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
對相關人員給予警告
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對崑崙信託作出三項處罰,處罰原因為: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甬銀處罰字〔2021〕8號,崑崙信託因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被罰款20萬元。
根據甬銀處罰字〔2021〕9號:周江天(時任崑崙信託總裁助理)對崑崙信託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因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被罰款1萬元。
根據甬銀處罰字〔2021〕10號:邵偉(時任崑崙信託風險管理部經理)對崑崙信託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因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被罰款1萬元。
8月24日,北京銀保監局公佈了對中信信託的行政處罰信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責令中信信託改正,並給予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對戴鑫棟給予警告。中信信託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繳納土地出讓價款。
7月14日,無錫銀保監分局發佈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因徐春菁對國聯信託信託業務投前調查、投中審查、投後檢查不到位, 內控制度不完善負直接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二)項,對其給予警告,罰款人民幣5萬元。
行業規範更加嚴格
整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四川信託因“十三宗罪”被罰3490萬元,是信託業內最大罰單。那麼,從今年相關罰單的內容上看,主要呈現出哪些特點?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處罰緣由來看,主要涉及在以往展業中,存在盡職調查流於形式、管理不到位情形,呈現出重點關注事中及事後審查的態勢。
金樂函數信託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罰單的內容和時間上看,主要是過去5年內發生的不合規情況,與監管態勢的變化也有一定關係,可以追溯到2017年醖釀資管新規的時間點。
“在淨值化、標品化轉型的當下,信託公司在開拓新業務市場的同時,更需要提升自身合規建設,與時俱進推進內部管理體系的改革升級以適應新時期的監管要求。”廖鶴凱進一步指出,特別是在當下以改革為主旋律的政經環境下。
“伴隨着資管新規落地,信託公司轉型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加強合規管理,把合規運營作為公司經營的最重要的事項之一,實時把握監管動態,對監管政策和監管精神充分理解,如有必要甚至在部分方向可以有預判性的提前規劃內控體系,以避免經營過程中違規事件的發生。”廖鶴凱分析稱。
“可以説,近5年來,監管力度不斷強化,處罰也不斷細化,處罰事項涉及到具體業務中去,專業度持續提升,呈現出常態化和系統化的特點。”廖鶴凱告訴記者,可以預見今年以及之後,行業規範只會更加完善和嚴格,這也不只是針對信託,整個金融行業都是這樣的態勢。
“對於信託公司來説,近年來管理制度快速豐富完善,嚴格監管會延續下去,更多的或許不是更嚴,而是執行的細化,以實際情況為導向,動態監管。”廖鶴凱補充稱。
打破依賴 嚴守底線
2018年以來,信託行業監管逐步趨嚴,進入轉型發展期。
記者採訪瞭解到,雖然從全行業來看,信託資產規模出現下降,但資產結構也有所優化,比如單一資金信託規模不斷下降,主動管理信託規模有所上升等。而信託資產結構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信託公司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已取得一定的進展。
“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結束,信託公司除了注重內控制度、業務操作流程合規外,還需要對業務本身的合規性、項目後期管理以及項目風險予以高度重視。未來嚴監管將依然是主旋律,加強風險管理、依法合規經營將成為越來越多信託公司的訴求。”帥國讓告訴記者。
回顧今年上半年工作,記者注意到,不少信託公司提到外部環境、合規經營和風險化解;而對於下半年的工作部署,打破路徑依賴、嚴守風險底線、推進新系統上線和進一步迭代升級則是重要的關鍵詞。
對於下半年工作,中國外貿信託董事長李強指出,要深刻認識到轉型的緊迫性,深入研究信託行業的商業邏輯,依託信託制度優勢與公司的稟賦和資源,做好戰略“填空題”與“選擇題”。
在李強看來,創新轉型就是要走出舒適區,打破固有風控思維模式和路徑依賴,但絕不能因為創新轉型就降低風控標準,而是要建設適應公司戰略轉型的風控能力。
“要真正按照市場的規律開放激勵措施,鼓勵擔當作為,建立容錯糾錯的機制,打破條框限制,充分激發企業活力與動力。”李強進一步指出。
光大信託的相關會議則對夯實信託業務收入,創新發展力促轉型;在確保流動性安全的前提下,多措並舉,提升固有業務對公司的收入貢獻;持續優化財富管理,主動謀求轉型升級,進一步擴大資金來源並有效降低成本,繼續認真落實集團部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