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保險業“復甦”拐點已至?五大上市險企高管如是説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財經

【散户福利】

熱門精選股策略,每日免費領取的好不好,看過才知道????限前100人掃碼領取????

“2022年很難,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是比較難的一年。”在近期舉行的業績發佈會上,中國人壽(601628)董事長白濤如是感慨。

誠然,2022年保險行業罕見出現了負債和資產“兩端承壓”,行業保費增速、新單價值率、投資收益率等行業關鍵指標均處於歷史低位。根據2022年年報,A股五大上市險企,即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人壽、中國太保(601601)、中國人保(601319)和新華保險(601336)當年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746.93億元,同比下降19.05%;合計實現投資收益4565.43億元,同比下降18.36%。

可喜的是,行至今年2月,險企經營業績出現了回暖的跡象。除新華保險前2月保費出現了0.1%的微降外,其餘四家險企均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中國平安同比增幅達5%。

展望2023年,保險行業的復甦勢頭能否持續?超25萬億元的保險資金如何佈局?高質量發展轉型如何進一步深入?在今年的業績發佈會上,多家上市險企高管闡述了企業轉型的邏輯和成果,強調了對今年業務回暖的信心和期待。

保險行業復甦正加快進行

2022年保險行業的總保費收入首次出現了“三連降”,但在2023年1月行業保費增速實現高開,達到4%。如何看待行業保費收入在2022年的下降和2023年的高開?這種復甦態勢能否持續今年全年?

談及此,白濤坦言,去年是比較難的年份。“以前負債端困難的時候,資產端還可以;資產端難的時候,負債端恰恰又上升,但去年是兩端承壓,這種情況是罕見的。我們可以看到,去年保險行業的保費增速、新單價值率、投資收益率等指標都處在較低水平。”他説。

“但從去年四季度以來,保險指數累計漲幅40%,我對未來人身險市場充滿信心,對中國人壽的業績增長充滿信心。”白濤表示,2023年保險行業復甦和行業轉型正在加快,支撐整個行業價值增長的積極因素也在加快形成。同時,銷售隊伍的核心骨幹和人均產能穩定,為整個行業的回升奠定了基礎,銀保渠道也在發力。

太保壽險董事長潘豔紅同樣在發佈會上表示,去年壽險轉型非常不容易。不管是外部環境的挑戰還是疫情的影響,都給轉型帶來了較大困難,過程中大家也有過焦慮、擔心和痛苦。

“但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今年一季度以來各項指標呈現出向好的態勢。”她説,在壽險轉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時間約束,希望能夠有更充裕的時間來推進壽險轉型落地。

談及保險行業的發展前景,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姚波指出,當前中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增長潛力較高。此外,平安壽險改革已經推進3年,隨着改革的深化,今年一季度已經展示出比較好的增長勢頭。

利率中樞小幅上行 股市存在結構性機會

眾所周知,保險公司的盈利受承保和投資兩端共同影響。整體來看,去年五大上市險企的總投資收益率並不理想,最高為4.6%,最低為2.5%。2023年的投資前景如何,超25萬億保險資金佈局思路值得關注。

(製表:和訊保險)

上市險企高管普遍認為,2023年隨着宏觀經濟的復甦,投資端的機會也在逐步顯現。

對於2023年的市場行情,中國人壽擬任副總裁劉暉在業績發佈上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呈現復甦態勢,在擴內需政策推動下,預計利率中樞會小幅上行,股市也存在結構性機會。

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執行官鄧斌同樣認為,宏觀經濟正在復甦,目前已進入上行和擴張區間,因此今年股票市場將迎來較好機會,是有結構性機會的一年。

新華保險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楊徵則稱,2023年是充滿機遇的一年,國家的一系列改革為市場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鋪平道路。在此背景下,未來新華保險的投資機會更多,對投資的期望值偏高。

在戰術配置上,多家上市險企高管表示,在資產負債匹配的基礎上爭取更好的投資收益,看好港股市場,加配高股息股票。

“港股在經過連續兩年大幅下跌後,目前估值合理偏低估;加上在中國經濟復甦的基本面支撐下,企業的基本面在向好,隨着市場信心的恢復,港股的吸引力會提升。我們會持續通過港股通等各種手段豐富在港股方面的配置,特別是一些高股息股票的配置。”劉暉説。

對於中國人壽2023年具體的品種配置,她介紹,在固收方面做強固收底倉,重點提升票息收益和資產久期;權益投資方面做穩權益投資,統籌好收益增強和波動管理;另類投資方面做優另類投資品種,增加多元化、分散化的配置,特別是加大期間有穩定現金流的另類投資品種的配置,通過這樣的配置能夠讓組合更有韌性。

中國太保資產總經理餘榮權指出,中國太保會做好兩個方向的配置,一是增配高股息、業績穩定的行業龍頭組合,長期持有以獲得較高的股息收益和穩定的業績增長帶來的回報;二是佈局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的成長優質公司,包括消費服務、醫療健康、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專精特新、能源安全和產業鏈安全等方向。

針對另類投資,楊徵認為,近幾年另類資產的空間縮小,可配置性降低,風險當量提升,收益沒有跟上。因此,公司在另類投資的比例可能還會持續穩健自然縮減。

個險渠道人力“增優控脱”初見成效

近年來,隨着保險營銷由“人海戰術”轉向專業化營銷,各險企都在主動清虛人力,選拔和組建高質量代理人隊伍,造成了代理人數量大幅下滑。

根據上市險企年報,截至2022年末,中國人壽個險板塊銷售人力為66.8萬人,同比減少18.5%。其中,營銷隊伍規模為43.0萬人,收展隊伍規模為23.8萬人;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月均代理人數量為48.1萬人,同比下降39.6%;太保壽險月均保險營銷員27.9萬人,同比減少46.9%;新華保險個險營銷規模人力19.7 萬人,同比減少49.4%;人保壽險“大個險”營銷員為9.74萬人,同比減少47.6%。

談及個險人力清虛,有上市險企高管認為,目前改革效果已初步顯現,人力規模趨於穩定。

新華保險副總裁王練文表示,過去一年,公司的總銷售人力在下降。客觀原因是行業在調整,公司也需要調整;主觀原因是壽險隊伍虛的人力較多,實的人力要提升。

“新華保險在主動清虛的過程中確定了三個步驟,即提產能、優結構、穩增長。2022年新華保險人均產能較2021年提升超20%。今年一季度,出單人力較2022年同期提升基本上翻倍。”他表示,下一步,新華保險將在優化結構和穩定增長方面着力,穩定隊伍中的績優人力佔比,穩定產品高價值率常年期產品的佔比,穩定隊伍建設上的投入,而降低在業務推動上的投入,使公司發展有一個永續的前提。

針對壽險人力下降趨勢是否見底,人保集團執行董事、副總裁兼人保壽險總裁肖建友認為,人保壽險積極推進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轉型,持續優化隊伍結構,抓實提升有效人力(包含高績效人力),搶佔城區中高端市場,保險財富規劃師隊伍(IWP)、保全員隊伍建設有序推進。目前個險渠道人力“增優控脱”已初見成效,人力規模趨於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代理人渠道清虛的背景下,上市險企普遍向銀保渠道發力,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在發佈會上透露,平安的新銀保模式充分發揮了平安集團內部的綜合金融優勢,未來五年,該渠道有望成為平安壽險的主要渠道之一。

王練文亦看好銀保業務的未來。“2023年無論是在期交產品的價值率方面,還是在躉交產品的價值率方面,新華保險銀保的貢獻和它的佔比都在提升,可以説銀保的未來很美好。”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