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助力新時代 智慧驅動新發展

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不久前公佈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0)》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顯示,貴陽市創新能力指數為55.8%,在72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位列第24,排名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數據的背後,是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的貴陽實踐。

搭建平台 壯大科技主體

位於貴陽市高新區的貴州航天雲網科技有限公司,以雲製造、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和工業大數據為主營業務,建設了貴州省工業雲公共服務平台,通過進園區、下企業、到車間對用户進行線下服務培訓,逐步幫助企業“登雲用雲”,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經過多年的努力,平台現已擁有約17萬‘登雲’用户,公司團隊從原來的幾十人擴展到120多人,年營業收入從最初的75萬元增加到去年的4.4億元。”貴州航天雲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靈運説,接下來,公司將按照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要求,通過平台賦能,幫助更多中小企業真正實現數字化轉型。

貴州航天雲網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壯大,正是對貴陽市不斷優化科技供給、持續提升城市創新發展水平歷程的見證。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近年來,貴陽市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台《貴陽市關於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構建了覆蓋各類主要創新主體、涉及科技創新核心環節的政策體系,以及以財政投入為引導、社會投入為主導的科研投入體制機制。

2016年以來,貴陽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持續攀升,累計培育省級備案科技型企業3177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210家,貴陽市級財政科技資金共計補助高新技術企業1.79億元。

立足實效 強化科技創新

今年以來,位於貴陽市雲巖區的貴州愛信諾航天信息有限公司近600名員工,正聚焦信息技術創新,奮戰一線。

1至2月,公司成功中標“貴州電網增值税電子發票平台建設”和“貴州省居住證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項目建成後,將幫助貴州電網提高生產效能、降低企業財税管理成本,推動貴州省公安廳做好流動人口有效管理,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一季度,我們實現近4000萬元產值,較去年和前年同期都有較大幅度增長。”貴州愛信諾航天信息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張冠聰説。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貴陽市不斷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並連續三年將科技孵化體系和創新創業團隊培育工作列為全市“十件實事”,全面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截至2020年,共實施科技計劃項目548項,支持科技經費2.15億元,帶動企業為主體的社會投入12.48億元。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科研平台創新要素整合功能,推動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落户貴陽貴安,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6個,建成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7個,整體創新研發能力得到提升。

深化改革 扛起科技擔當

“今年,我們將強化科技擔當,主動作為,為‘強省會’五年行動實施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給,把貴陽打造成特色鮮明的科技創新高地。”貴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宇表示。

目標明確,貴陽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不斷髮力——

以產業技術創新為重點,貴陽市聚焦重點產業發展,以全市六大新產業需求為重點,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創新產業支撐。

做強做大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繼續深入發掘硬科技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發展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構建以高新技術企業為核心的科技型企業梯隊發展機制,支持企業進一步加強研發投入,實現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加快構建科技創新服務鏈條,發展和建設一批高水平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服務平台,完善技術交易市場體系,支持科技成果線上線下交易平台建設。推動服務功能由“企業孵化”向“產業孵化”升級,實現服務內容由基礎服務向增值服務轉變。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緊扣產業技術創新方向和需求,完善人才引進政策,打造高層次人才發展服務環境,建好全省人才“蓄水池”。(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董佳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9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新助力新時代 智慧驅動新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