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劉洋
繼手機業務在芯片供應的影響下受挫後,華為在汽車市場的滲透程度不斷加深。
在上海車展正式上市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開售兩天訂單已突破3000輛。資本市場方面,受益於華為合作,小康股份從4月22日開始的5個交易日內連續3次漲停,截至發稿,小康股份報47.84元,漲幅9.98%,總市值已突破61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賽力斯累計銷量僅732輛,換言之,與華為合作後,賽力斯這個寂寂無名的品牌在兩天內已完成超去年4倍的銷量。
另一個搭上華為“順風車”的,是北汽極狐Arcfox。在上海車展前兩天,搭載了華為HI版的北汽極狐Arcfox正式上市,該車為首款搭載華為鴻蒙OS以及華為高階自動駕駛ADS系統的量產車型。
既參與造車,又開始賣車的華為,對於智能電動車業務的野心一覽無遺。
“華為目前的汽車業務主要還是進行試水,做好了可以有口碑,有問題也可以通過上述合作在與後續車企(長安、廣汽)的合作中進行完善”,日前,一名車企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華為不願意做一個低調的“Tier 1”
需要明確的是,雖然與賽力斯以及極狐合作的都是華為,但分屬不同主體。
這一點,從參與上述兩個品牌活動所站台的不同華為高管已可窺見端倪。比如,餘承東是華為常務董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而王軍則是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總裁。
“目前兩條業務線在汽車業務傳播上的確有點混淆,金康賽力斯相當於是餘承東那邊牽頭的項目,手機業務因為芯片卡脖子了,業務壓力還是蠻大的,汽車畢竟是一個很重要的終端,所以他需要通過華為智選與車企合作定製產品,再去拓展自己的生態鏈;汽車的BU實際上就是王軍,他做的就是類似Tier1這種業務,目前合作伙伴包括北汽、長安、廣汽”,4月27日,一名不願具名接近華為汽車的人士告訴時代週報。
不過,不論是消費者BG的餘承東,還是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王軍,從他們在合作伙伴活動“反客為主”,頻繁接受採訪以及在上海車展設立展台等多個動作來看,華為並不滿足於做一個如博世、寧德時代等較為低調的Tier 1。
這一點,從華為Hi品牌的發佈已可看出不少端倪。去年10月,華為正式發佈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旨在以全棧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與車企深度合作,打造智能網聯電動汽車。
4月18日上午,華為舉行HI新品發佈會,發佈了包括鴻蒙OS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計算平台MDC 810、4D成像雷達、“華為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台和智能熱管理系統TMS在內的五大新產品。目前,採用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車輛,車上將貼上HI的LOGO,顯然,這家科技巨頭目標是要塑造自己在智能汽車業務的品牌影響力。
“他們(華為)還處於開拓客户的階段,需要藉助目前的新能源汽車風口,提升自己在業內影響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車企”,一名新能源Tier 1企業的內部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因此,對於華為而言,選擇一個既願意讓渡一定的產品主導權,同時也希望藉助華為影響力,提升品牌聲量的合作伙伴,成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開拓汽車業務仍有不小阻力
數據顯示,不論是賽力斯還是極狐,在目前市場中的表現都並不算主流。
2020年,賽力斯累計銷量僅為732輛;今年1月-2月的累計銷量更是僅有179輛。作為北汽傾力打造的高端電動品牌,極狐成立至今,首款車型阿爾法T銷量表現一直低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3月產銷數據顯示,3月,ARCFOX(極狐)品牌銷量為71輛,環比下降58.24%。一季度累計銷量為304輛。
即使小康股份的股價因旗下品牌賽力斯與華為合作而連續暴漲,不過,有熟悉產品開發的人士對此模式並不看好。
“汽車不同於其他產業,比如像服裝聯名,或者其他消費品的聯名,如果你不是從最早期的產品定義階段就進行介入的話,實際上對這個產品的影響和賦能非常有限,現在能感覺到,就像賽力斯的這個做一些淺層的改裝,並沒有深入到產品力本質的問題,所以我對這個項目前景還是比較謹慎的”,他表示。
此外,高達38.89萬元以及42.99萬元的華為HI版阿爾法S,背後無疑也存在高成本的門檻。特別是,相比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所搭載的車規級電子元件在可靠性、耐久性、一致性等指標更為嚴格的情況下,也會進一步增加華為將現有技術積累進行“上車”的成本。
因此,短期內仍難下降的量產成本下,規模化搭載和應用仍需時日。而與極狐、賽力斯等目前市場中仍處於初級階段的車企進行合作,不論是出於前期試水還是建立市場影響力的需要,相較直接與主流車企合作,將是阻礙更少的一種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高調切入汽車業務的背後,對於主流的車企而言,產品開發主導權、底層數據、用户數據的歸屬,也會是在華為與車企合作之間的“羈絆”。
比如,在華為目前主要合作對象中,以廣汽為例,除了華為,該公司還分別和騰訊、科大訊飛、小馬智行、地平線等企業在智能汽車業務的細分領域展開合作。
對於車企而言,相較於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方式,分散多家供應商進行整合,在主導權、議價權以及供應風險把控方面都更有益處。
特別是,在華為已具備智能電動車時代下全方位的技術積累下,作為未來可能與智能手機同等重要的終端,持續對外傳遞“不造車”態度的華為,是否會上演此前“華為不造手機”的一幕?
不過,雖然華為的全棧式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To B推廣上仍面臨不小的阻力,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憑藉強大的軟硬件一體化能力,在目前的智能電動車市場中,華為的全棧技術仍是目前市場中大多數主機廠所短缺的能力。
“現在主機廠去做這個電動化,雖然結構簡單了,但是從自動駕駛還是智能座艙系統來看,實際上是變得更難了,因為它需要從芯片、傳感器、數據處理能力、雲服務等整個架構去具備這個技術的完整性,以及這種可持續性以及可積累性,能做到這個完全打通的,其實玩家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