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騰訊證券 何斌
年初,基金界振臂一呼“跨過香江去,爭奪定價權”!這口號今天聽起來有股荒誕感。
今日恆生科技指數震盪下行收盤暴跌5.89%,自2月高點累計跌幅超過25%,回吐了今年以來全部漲幅。科網股跌幅首當其衝,美團跌8.37%,京東跌5.93%,小米跌8.59%,快手跌6.67%。
港股連跌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後市會怎麼走?
科技股成拋售“重災區”
南向資金連續多日淨流入超過百億的巔峯時刻一去難復返。
進入3月以來,南向資金依舊維持2月末斷崖式下降的狀態,今日更是淨流出超過131億。大舉搶籌行情不再,科技股成為被拋售的“重災區”,今天恆生科技指數32支成份股全部下跌,佔比100%。
追溯背後大跌的原因,筆者認為有如下三條:
其一,外部來看,近期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波動持續牽動着全球風險市場,今日日內一度漲破1.6%,港股大跌反映着通脹預期。
另外,上週六,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在參議院以50-49的票數獲得通過。經濟復甦、貨幣保持寬鬆,市場繼續尋底過程中,低利率下的良好收益對市場有利,也使市場急於拋售風險資產,因此對估值較高的高增長科技股構成壓力,恆生科技指數也受到重創。
其二,向內看,科技股經歷年後大漲後短期承壓,有殺估值的內在需求。
自今年機構喊出“跨過香江去,爭奪定價權”後,南向資金持續多日淨流入超百億,交易額也是屢創新高,這導致的結果就是科技指數自去年7月以來累計漲幅超過40%,指數的上漲增加了板塊內部個股的估值泡沫,前期積累了較多的獲利盤,震盪調整成為內在需求。
其三,伴隨着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和人羣遷徙,基金產品廣泛的滲透於抖音、微信公眾號和小紅書等新的基金售賣渠道中,“非標”的基金產品在財經KOL或者網紅基金經理的引導下淡化了“非標”屬性。90後甚至00後逐漸成為“基民”主力,長尾的小額閒錢聚少成多,沒有成熟投資觀的“搞基男孩、女孩”們熱衷追漲殺跌,也或多或少的影響着資金的走向。
“悶殺”行情還要持續多久?
當前港股市場與年初相比顯得比較混亂和多變,市場分歧也明顯加劇。市場是否還會繼續下殺,這種“悶殺”行情還會持續多久是普遍關注的問題。
平安證券認為應該重點關注兩個點:既要緊密跟蹤美債無風險利率、通脹預期以及油價等宏觀因子的走勢,也要關注美股等全球股市的格局變化。
原因在於,全球宏觀經濟主要在走疫苗週期下經濟復甦的邏輯,復甦的斜率具有較強的不可測性,這必然會增加對美債無風險利率、通脹預期以及油價等宏觀因子指標出現誤判的概率,且地緣局勢的混亂化也會降低對經濟、通脹、利率與商品等價格判斷的準確性。在這種背景下,市場對宏觀因子預判的共識偏弱,這會導致宏觀因子對市場的擾動加大,而美股則能有效的反應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
調整期市場節奏難把握,長期仍應抓牢港股“核心資產”。當前港股市場節奏變化較快,整體市場處於牛市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之間的調整過渡期,指數波動也有所加劇,如何應對成為市場參與者最為關切的問題。對此,認為,追逐短期市場熱點很難持續領先市場,性價比更高的策略是逢低佈局三類核心資產:一是全球範圍的製造業龍頭;二是新興科技成長領域的“弄潮兒”;三是傳統領域賽道的“領跑”者。在南下資金未來仍有較大空間增持港股核心資產的背景下,這三大核心資產放長看預計大概率將有較好表現。
中泰證券認為,2月下旬股市回調,「抱團股」調整幅度尤其明顯,但我們認為這並不意味着市場風格轉向。消費和科技仍然是中長期主線。全年來看,市場風格並不會完全偏向中小盤行情,仍會以均衡為主。即使抱團鬆動,能夠獲得機構深度認可的個股也不會從此「跌跌不休」。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近期美債收益率飆升引發美股劇震,是貨幣過度寬鬆惹的禍。近期美股調整引發了市場對於美聯儲干預美債收益率上行的憧憬。但估計美聯儲不一定會馬上對美股動盪在政策上作出響應。近期美股只是迭創新高後有漲有跌的温和調整,迄今金融市場反應較為平靜。幹不幹預美股的短期波動確實考驗美聯儲的定力,但更讓美聯儲糾結的可能是未來貨幣政策退出如何不刺破資產泡沫。
中金公司指出,機構表示,外部擾動難免會影響股價的短期表現,不過,決定其長期趨勢的基本因素未受到影響,例如增長前景的持續改善和積極的流動性環境(海外和南向資金共振流入)。此外,近期召開的兩會也傳遞了更加可持續增長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港股長期結構性吸引力仍在不斷強化,例如恆生指數系統性的優化建議、以及越來越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都會增加港股對投資者的中長期吸引力。因此,往前看,短期內,港股市場有可能或需要些時間消化近期波動,取決於海外市場環境,但中長期上行前景依然積極,尤其相對於A股更具吸引力。
關注玩轉港股公眾號,小鵝帶你看深度、有趣的港股新聞
來源:騰訊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