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外國媒體誣稱,中國大規模囤糧,惡意炒作糧價,導致一些國家出現饑荒。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先是個別外媒炒作“中國需求”引發世界糧價上漲,如今又炒作中國“囤積糧食”導致全球糧荒,無非是讓中國為全球糧價上漲和全球糧食危機背鍋。這個鍋,中國沒有理由背,也絕不能背。
2021年,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連續7年保持總量在1.3萬億斤以上。近年來,我國小麥、稻穀兩大口糧產量穩步增加,小麥產需平衡略有結餘,稻穀連續多年產大於需,2021年玉米產量增加較多,玉米供需形勢持續好轉,確保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我國糧食進口旨在彌補結構性短缺,優化供給結構。這是建立在我國糧食高位增產基礎之上的一種必要調劑,與所謂“大規模囤糧”扯不上任何關係,純粹是子虛烏有。
進一步看,雖然我國進口一定數量的糧食,但並沒有掌握第一手糧源,而是主要從國際四大糧商採購二手糧源。我國在全球糧食貿易中並無足夠的話語權,也沒有掌握糧食定價權。2020年以來的全球糧食價格上漲,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極端天氣頻發、全球流動性過剩、國際資本炒作等各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中國作為糧食採購方,採購行為主要以國內實際需求為基礎,並根據國際市場供應情況,採取標準的國際貿易採購行為來進行,不需要囤積,更不存在強買強賣的情況。
再者,從進口結構看,我國進口的糧食主要以大豆、玉米及高粱、大麥等為主,進口小麥和大米佔比較小,對全球小麥和大米貿易影響較小。我國深知全球糧食貿易量有限,在進口糧食的時候,充分考慮世界糧食供給能力,確保進口規模相對穩定,一直在避免突然大量進口影響世界糧食安全。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我國曆來重視糧食儲備,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糧食市場形勢,我國全面加強糧食儲備體系建設,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目前,我國糧食庫存充足,庫存消費比遠高於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庫存數量足夠全國吃一年半以上。充足的庫存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使得我國有能力應對各種“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帶來的風險挑戰。儘管如此,我國糧食庫存水平尚沒有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在糧食收儲市場化改革之前,我國由於長期實行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和玉米、大豆臨儲收購,糧食收購量、庫存量節節攀升,糧食庫存達歷史最高,玉米和稻穀等部分糧食品種出現階段性過剩,且庫存糧食大部分集中在國有糧庫,導致政府財政負擔重和糧食資源巨大浪費。因此,近年來我國不僅沒有囤積糧食,反倒是加快糧食去庫存,直到2020年底才完成臨儲玉米去庫存任務,稻穀去庫存壓力仍然存在。從國際上看,在疫情引發的糧食安全恐慌之下,各國普遍增加儲備規模,全球糧食庫存持續增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世紀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我國要着力構建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生產,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補強糧食安全“軟肋”,增強糧食儲備能力,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飯碗裏裝滿中國糧,夯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氣。我們只有以國內供給的穩定性應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才能更好做到“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