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經歷了上週的震盪,本週A股動能有所復甦,本週三北向資金淨流入41.7億元,逆轉上週持續大幅淨流出的局面,上證綜指當日收報3333點。
“此前的確可能存在資金獲利了結的情況,但不必過度解讀北上資金的變動,其中參與的機構類型眾多,外資包括靈活的對沖基金、偏長線的公募基金等等,也同樣包括一些註冊在香港的中資機構。”瑞信中國/香港研究部主管、中國股票策略師黃翔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他也提及,全球刺激力度空前、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當前A股的估值並不算過高,只有醫療保健的市盈率(PE)略超2015年的峯值,工業和能源行業的PE和市淨率(PB)都不到2015年的一半。儘管市場不排除出現短期震盪,但無礙A股整體向好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場對於A股延長交易時間的討論眾多。對此,黃翔認為,外資樂見交易時間適度延長。隨着滬深港通不斷髮展,兩地的互聯互通程度提升,A股將交易時間進一步與港股和國際市場接軌,將便利外資參與A股。
關注中報以及公司指引
7月20日,瑞信更新了對MSCI中國、恆生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目標價,最新目標價分別為110、28500、5500,PE目標值分別為18.2倍、13.9倍和17.6倍,分別還有18%、14%和22%的上行空間。
黃翔認為,儘管A股估值已經提升,但並未過度,多數指數目前的PE仍遠低於2015年的峯值。
截至7月中旬,上證綜指的12個月遠期PE和PB分別為12.3倍和1.3倍,遠低於2015年19倍和2.3倍的峯值。滬深300指數目前的PE和PB分別為13.6倍和1.8倍,瑞信認為這看起來仍然合理。此外,創業板和中證500的PE僅為2015年峯值水平的一半。
就行業估值而言,黃翔認為,舊經濟領域的估值仍較低。在滬深300指數中,目前只有醫療保健板塊的PE達43倍,高於2015年峯值的34倍。就PB而言,只有醫療保健和必選消費的估值分別達到7.4倍和6.6倍,高於2015年5.7倍和5.4倍的峯值。同時,工業和能源行業的PE和PB都不到2015年的一半。IT板塊雖在這輪行情中炙手可熱,但其估值仍較低(PB為5.2倍,PE為36.7倍),而在2015年的峯值時,PE分別為10倍和53.7倍。
下一階段,黃翔認為,不僅要看公司的業績和行業景氣度,也要關注公司對未來的指引。
目前,瑞信更新了其以MSCI中國指數為基準的模擬投資組合的配比,雖然在戰略層面仍重倉可選及必選消費,但就戰術角度而言,獲利了結前週期的板塊,並且加大對後周期和處於復甦週期的企業的佈局。例如,瑞信適度下調了對房地產、IT、醫療保健、可選消費和通信行業的配比,並增加了公用事業、材料、金融(保險)、必選消費和能源的配比。
無需過度解讀北上資金波動
近期北上資金的大幅波動引發了市場關注。
黃翔認為,與2015年相比,外國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參與度有所提高。北上資金貢獻了A股市場6%的交易量,而2015年該比例僅0.3%;海外投資者目前的A股持有量佔流通市值的7%,而2015年時該比例還不到1%。
不過,相比起公募基金的大幅發行,外資並非此輪A股上行的主要推動力,同樣黃翔也認為無須過度解讀北向資金的變動,單日較大幅的流出也並不意味着外資變得“投機”了。
尤其受到關注的是,7月14日當天,滬指盤中跌幅一度超2%,收盤跌幅收窄至0.83%。北向資金大幅流出173.84億元,刷新歷史單日新高。“北上資金中,各種風格的外資都有,有些對風險控制的要求很高,例如因風控原因不能出現一定比例的回撤,因此到一定時候背後系統會有自動減倉的指示。”黃翔稱。
但就中長期而言,北上資金仍大概率將持續流入。近年來外資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研佈局,其中主要增加的部分就是針對A股,“近年來,外資對A股的興趣越來越大,從起初只配知名大藍籌,到現在開始覆蓋到二線股票,調研水平和公司覆蓋度都在攀升。對一家外資機構而言,就算只將整體組合中的A股增加到5個,可能其需要覆蓋的公司就要達50個,即需涵蓋相關公司的上下游。”他稱。
除了外資這股機構化力量,瑞信認為,A股以公募基金、保險機構、養老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市場參與程度仍較低,提升潛力巨大。 中國於1998年和2001年相繼迎來首隻封閉式和開放式股票型公募基金,截至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淨值合計已達3.9萬億元,佔A股自由流通總市值的16%。保險機構和養老金等其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的持續引入也將進一步加速A股機構化進程。
目前,中國內地和香港上市股票的總市值接近13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名義GDP的97%,而美股總市值為44萬億,相當於美國GDP的210%。
外資樂見A股交易時間適度延長
近期,對於適度延長A股交易時間的討論也不斷升温。黃翔認為,關鍵在於兩地開市收市的一致性,有利於信息在兩地市場同時充分反應,也有助於投資者的風險管理。A股的交易時間若能適度延長至與港股相同的水平,或更有利於外資參與到A股中來。
有觀點認為,與上個世紀90年代創立初期相比,A股市場已發生巨大變化。特別是去年以來,中國修改了《證券法》,加大了對證券市場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推出了科創板註冊制試點,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也在推進中。同時,外資在A股的參與度不斷提升。A股當初設立的較短交易時段,已難以滿足當前市場國內外投資者的需求。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全國政協委員李維平分別提出了議案和提案,均建議延長現有的股市交易時間,引發投資者熱議。
“例如,港股收盤時間為北京時間下午4點,和A股就有1小時的時差。若在此期間出現突發事件或公司公告,A股則無法充分反應,同時對於配置A股的海外投資機構而言,也會出現一些無法應對客户贖回或買入要求的情況。”黃翔表示,滬深兩家證券交易所正常交易時間為4小時,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最短。香港交易所多次延長交易時間,交易時長達到5.5小時。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取消午間休市,交易時長達8小時,已接近歐洲主要交易所的交易時長。
除了交易時間,事實上A股和港股還存在交易假期的問題。外資主要通過滬、深港通參與A股,中國內地資金也多通過港股通佈局港股,但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假期並不相同。例如,6月24日為端午假期,但南向的港股通於6月23日就已開始暫停。這一問題導致若外資基金存在投資者贖回的需求,外資可能無法賣出股票。
“這就涉及到兩邊清算體制不統一的問題,中國內地目前採用的是T+0/T+1的非貨銀對付的交割結算制度。相比之下,MSCI 指數中的大多數市場當前以T+2或T+3貨銀對付的交割結算週期運行。”業內人士表示。在開放的進程中,各地市場的差異仍需要逐步適應和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