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紅
上個月,信託行業被捲入輿論風口。先是安信信託爆出大量產品違約,繼而四川信託資金池產品出現逾期,引起廣泛關注。
曾經,因“收益高”“安全性高”的優勢,信託產品一直受到高淨值投資者的喜愛。如今,多個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兑付,也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有人甚至稱“2020年是信託公司爆雷元年”。
那麼,信託行業風險是否可控?在“打破剛性兑付”的背景下,投資者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信託產品?
現狀
信託投資不再“歲月靜好”
今年以來,信託公司集中爆出風險事件。
3月31日,安信信託公告稱,部分信託項目未能按期兑付。4月,安信信託領到監管部門開出的1400萬元罰單。6月5日,安信信託再發公告,實控人高天國因涉嫌違法發放貸款罪被刑拘。近日,上海銀保監局就安信信託涉及違規項目公佈了詳細信息:8個項目違規承諾保本保收益,17個項目違規挪用信託資金;2個項目推介部分信託計劃未充分揭示風險,2個項目違規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業務的信託項目,2個項目未真實、準確、完整披露信息。
無獨有偶。6月15日晚間,杭鍋股份對外公告稱,2019年12月4日,杭鍋股份購買了由四川信託管理發行的“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之信託產品,金額為5000萬元,期限為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6%。2020年6月11日,四川信託兑付上述信託產品1000萬元的本息,剩餘4000萬元本息未能如期兑付。隨後,多個四川信託產品出現逾期一事持續發酵,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而在某“黑天鵝”事件中,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四川信託、長安信託等多期信託計劃出現逾期。
信託產品延期兑付,引發了眾多投資者關注,紛紛感嘆道:過去信託基本可以“閉着眼睛買”,現在也要謹慎投資了。
原因
行業清理整頓讓風險露出
一名業內人士稱,信託接連卷入風口,既有經濟大環境的原因,也體現了監管層清理資金池業務的決心。
2018年4月,資管新規落地,明令禁止資金池業務。按照規定,該文件過渡期截止到2020年底。安信信託1400萬元罰單包含的違規問題中,就有一項是“違規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特徵的業務”。而四川信託TOT產品的集中逾期,更是將信託行業資金池業務置於輿論風口。
諾亞財富理財師文靜告訴記者,信託產品最近頻頻遇到兑付問題,和資管新規不設資金池的要求有很大關係。她説:“以前,信託投資可以將長期的借貸關係包裝成短期的產品,比如一筆10年期的借貸資金可以拆成一年期的信託產品,連續滾動發行10年。但事實上,投資項目可能會在10年期間的任何一年出問題,但是隻要有新的資金募集進來,前面投資人的本息還是可以兑付的,所以在資金池停止運作前,這個遊戲可以玩得下去,但是真正的風險最後還是會暴露出來。所以2018年,國家下了很大的決心解決這個頑疾。”
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信託業資產風險率為3.02%,較2019年末的2.67%,提升0.35個百分點;信託業風險項目數量為1626個,風險資產規模為6431.03億元。“按照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必須整改完畢的話,那剩下的資金池業務風險還是很大的。”南方某信託公司研究人員稱。
應對
投資產品要看清底層資產
那麼投資者是否還能繼續購買信託產品呢?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表示,投資者首先需要明確,信託產品本身是風險相對較高的產品,它與銀行理財、保險理財產品相比,總體風險要高得多。此外,目前的信託產品大多數偏離了信託產品的定位,成為了融資工具,很多房地產公司資金短缺的問題都通過信託來募集,而房地產融資帶有很強的政策性和不確定性,這無形之中放大了信託產品的風險。
諾亞財富理財師文靜則從國家下決心清理資金池、疫情後信用風險頻發的現狀分析稱,信託公司除非完全清理掉所有資金池的固定收益業務,不然無法排除產品的風險,建議投資者謹慎購買。
不過,信託行業人士對未來還是抱有信心。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簡永軍認為,2020年一季度,信託行業風險雖然在持續暴露,但預計信託風險資產規模變化2020年將趨向平穩,行業風險整體可控。行業出清正在持續,“暴雷”亦是在排雷,倒逼着信託行業提質增效、正本清源。
對於投資者來説,現階段分析產品底層邏輯顯得尤為重要,購買信託產品要從信託公司的綜合實力、交易對手、還款來源、收益率等多角度去考慮,不能還是用老眼光老經驗來看問題,認為信託還存在剛性兑付。
觀察
信託行業未來應迴歸本源
董登新還表示,從信託公司的角度來看,如果是仍走集資募資融資的老路,那麼這樣的公司走不遠,也做不大。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迴歸信任委託、代為理財的主要職責。
信託如何迴歸本源?董登新認為,做好資產管理工作,需要有效降低信託產品的風險,讓信託產品收益更加穩定,信託公司需要下大力氣,擺脱信託產品純粹的集資募資融資的單一功能,專注於做穩定的中長期投資,包括股權類的投資、權益類的投資等,儘可能地從提高信託產品長期投資收益的角度來改善形象,提升信託產品的社會知名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