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幣的時代,法幣時代不可避免的就是通脹。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沒必要抱怨,唯有去適應。
那麼到底什麼才能真正的對抗通脹呢?
房產
從98年房改到現在,很多大城市的房價翻了好幾倍,看起來很不錯,不好意思它不是!
原因一,房屋也有折舊。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重慶等城市,老城區20年以上房齡的房子,房價普遍是周圍新房房價的一半,你説房屋有沒有折舊?如果這樣測算的話,房產每年折舊率在2%左右。
原因二,你所認為的升值,可能只是貨幣幻覺。
我們換一個參照物來判斷,而不是用RMB,你在豬肉5元一斤的時候購入房產,單價5000元,現在房價30000了,你非常的開心,可是與此同時,豬肉價格變成30了。以前你房屋單價相當於1000斤豬肉,現在還是1000斤豬肉。
如果你的房產升值不到30000元,不好意思,雖然你還是很開心,你的房產貶值了。
股票
股票等有價證券,包括大公司的股份是不是優質資產呢?
顯然也不是,原因也有兩個方面。
一、商業變化太快,淘汰你,與你無關。回首看下,10年前的市值最高的前50名的公司,有幾個現在還是?十年前市值最高的都是些能源公司,之後被通訊取代,現在又被互聯網取代,你無法始終押對寶,押錯了,本金都要損失掉。
二、中國的股市,退出體制很不健全,業績差的公司得不到出清,就造成股指長期低位徘徊,長期回報很低。
那什麼才是最能抵抗通脹的投資?
————————生娃!—————————
人口的更迭,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保持你家族的長期賺錢能力。
你的下一代,賺的是未來的錢,你賺的是現在的錢!只有未來賺錢的能力,才能抵禦未來的通脹。
只有向上的工資,才能抵禦向下的購買力。否則你現在的積蓄再多都沒有。
想象一下,90年代的時候,中國人成功的標誌是“萬元户”。當時如果有一個人年齡40歲,正是當打之年,存夠了50萬,在當時他絕對是妥妥的富豪了,當時他可能覺得這輩子都不用工作了,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
如果這個人覺得錢足夠這輩子花了,沒有生育,瀟灑享受生活,錢存到銀行,到現在,可能也就60萬,只能買北京上海深圳的一個極小的廁所。這還是要躲過了多輪割韭菜的鐮刀才行。
這就是殘酷之處。
如果這個人90年代就把這個錢花掉,用來養育有2-3個小孩呢?用當時的50萬,絕對能給子女提供很優質的教育,他的子女在同齡人之中絕對不會差。
這2-3個小孩到現在2020年,都是30歲-40歲左右,又是賺錢能力最強的時候,月薪3-5萬不等,賺回當時的50萬,幾個月就夠了。
這就是差別。
把這個人和子女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始終有很強的賺錢能力。
能對抗未來通脹的只有未來的賺錢能力,但是人不可避免的老去,所以想保持住未來的賺錢能力,只有一個辦法——生娃!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經濟學思維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