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頂流”基金經背後的新基民只想搞錢

“千億頂流”基金經背後的新基民只想搞錢

作者:肖望 來源|稜鏡(ID:lengjing_qqfinance),

“最後一天可以買10萬坤哥的日子,必須衝!”

1月27日,施璐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了自己剛剛認購10萬元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的截圖。施璐是一位“iKun”(“愛坤”諧音),不過,她粉的不是偶像歌手蔡徐坤,而是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經理張坤。她從2019年1月開始買入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一直定投並時有加倉,目前持倉收益率近150%。

過去一年,易方達藍籌精選淨值上漲115.05%,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33.67%,投資者收益大幅跑贏市場。

在近日的白酒下跌行情中,此前重倉白酒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更逆勢上揚。於是,持有基金的投資者們仿照“飯圈”做法,組建起“易方達張坤全球后援會”,製作張坤的表情包;“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每天有“粉絲”打卡簽到。1月26日,“張坤”一詞更是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第四。

以往演藝明星才有的待遇,如今落到了以嚴謹專業著稱的基金經理身上。

爆紅出圈的後果,是張坤管理的旗艦產品開啓限購。1月28日起,投資者單日申購易方達藍籌精選額度從此前的不超過10萬元降至不超過5000元。

在限購前一天,施璐頂格搶購10萬元。另有“粉絲”表示,將每天加倉5000元,以表達對張坤的支持。

基金經理頻頻被送上熱搜,正是過去一年基金牛市下年輕投資者跑步進場的一個縮影。

過去的2020年,投資者們驀然發現,基金的投資收益和獲得感遠高於自己炒股票。作者據數據資訊商Wind統計,近一年回報超過100%的基金達134只,回報超過50%的基金更是高達1851只。

粉上網紅基金經理的新鮮基民們,能實現自己的財富增值夢嗎?

粉絲熱情洶湧,基金經理申請限購

“張坤出圈既在情理之中,又有些意料之外。”資深基民方圓表示。方圓在2018年就買入了易方達藍籌精選,並持有至2020年6月,持倉收益超80%。

方圓表示,情理之中在於,前幾年市場行情慘淡的時候,易方達藍籌精選整體表現就不錯。意料之外在於,去年以來市場整體行情都很棒,翻倍賺錢的基金特別多。按收益看,易方達藍籌精選並不是表現最優秀的。

Wind數據顯示,按過去一年回報來看,易方達藍籌精選的收益水平在市場基金中排名第34位。

但張坤顯然集聚了最多的投資者人氣。基金2020年四季報顯示,張坤以1255.11億元的在管規模,成為公募基金歷史上首位在管主動權益類規模超千億的基金經理。此前,規模冠軍寶座屬於廣發基金的劉格菘,截至2020年末,劉格菘在管基金規模為843.43億元。

“千億頂流”基金經背後的新基民只想搞錢
“千億頂流”基金經背後的新基民只想搞錢

“iKun”們在微博超話下表達對張坤的喜愛。

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還是單隻規模最大的權益類基金,截至2020年末基金規模達到677.01億元。在超過50億元規模的350多隻基金中,易方達藍籌精選收益排名高居前五。

單隻規模第二大的權益類基金招商中證白酒,近一年收益達121.92%。其基金經理侯昊同樣收穫了“粉絲後援會”。

投資者洶湧而來的認購熱情,令基金公司不得不接連限購降温:1月8日,易方達藍籌精選單日限購額從不超過100萬元降至不超過10萬元;1月28日,限購額更是降至不超過5000元。理由是“為了基金份額平穩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

“張坤是不錯,我們也都買他的產品。”一位易方達基金人士表示,“但現在規模也的確是太大了。不敢説是好是壞。”

有基金業人士介紹,是否對基金限購一般由基金經理來決定。這意味着,連張坤也覺得,過大的規模,已經對管理帶來了挑戰。

基金圈素來有“規模是淨值殺手”這一説法。資深基民羅思對作者表示,自己比較喜歡挑選規模在10億-30億規模的基金。“一旦基金規模過大,基金經理在操作時就要追求穩健,操作時侷限因素更多,收益水平自然就降下來了。”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馬奔表示,當前中國股權市場的深度仍然有限,跨境投資通路尚未完全打開,規模擴大後對單一策略有效性有一定影響,且基金經理的管理一定有邊界。目前,頭部基金公司正在探索通過團隊管理模式、投研一體化架構等來解決這一問題。

諾安成長混合的基金經理蔡嵩松對此頗有感觸。他掌舵的諾安成長,在2年間規模狂飆30倍,從2019年初的10億元左右飆升至2020年末的327.76億元。

在近日接受中證報採訪時他坦言,在基金規模尚小時,可以通過擇時輪動來賺取估值差價。基金規模變大後,過於頻繁地擇時就不可避免會帶來淨值波動,影響投資效率和持有人的體驗。

作者據wind統計,近一年收益超100%的基金,其平均規模為29.16億元。而規模超過50億元的200多隻基金平均收益為57.58%。市場中有1400多隻基金收益超過這一水平。

新基民跑步入場:“他們很着急掙錢的樣子”

在熱搜出圈後,市場有聲音指“基金圈飯圈化”,擔憂年輕投資者過於迷信基金經理跟風投資。

“易方達張坤全球后援會”賬號運營者在微博上澄清:這是年輕人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完全沒有打算像演藝圈粉絲那樣去給基金經理送禮物、接機什麼的。“如果坤哥在等我給他接機、舉燈牌,那恐怕是要失望了。”

在公募基金賺錢效應顯現後,投資者的熱情不斷推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刷新紀錄。

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19.89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34.70%;其中權益類公募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達6.42萬億元,佔比為32.28%。權益類基金成為公募基金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

“千億頂流”基金經背後的新基民只想搞錢

2020年至2021年1月15日,新發行權益類公募基金募集資金規模合計2.03萬億元。

支付寶聯合西南財大發布的《中國家庭理財趨勢報告》指出,2020年新增基民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到了一半以上,年輕化趨勢明顯。

據張坤後援會賬號運營者介紹,新關注基金的人羣大部分是年輕人,“看得出來他們很着急掙錢的樣子”。

“要説我們有擔心,也是擔心基民非理性入場。”他表示。

資深公募基金從業者張亭也有這樣的擔憂。基金和股票一樣具有較高的風險,但新入市的基金小白們是否瞭解?更多的新手基民頻繁追漲殺跌,追求基金的短期收益。

在某投資社區交流版塊,投資者們曬出自己的基金表現,並交流投資心得:

“都説這基金好,可為什麼我買進去20多天還是虧的?”

“拿爸媽的老本176萬買了這隻基金,現在綠了這麼多(-8.85%)。有啥辦法讓我回去過年不捱揍?”

“保險和銀行傻瓜都不會買,你這基金經理居然敢買?下週絕對不要你了!”

“XX公司是夕陽行業,你這隻基金為什麼要買?”

“投資者開始教基金經理炒股了。”有市場人士打趣道,“投資者為什麼不自己炒股?因為買基金虧了可以罵基金經理,炒股虧了只能罵自己。”

在張坤出圈後幾天,易方達藍籌精選接連出現下跌,超話中“iKun”們發言的畫風從此前的一片誇獎開始轉向擔憂。

“自從上了熱搜,我這兩天跌的把5個點賺的錢都吐出來了,今天還要跌,賺錢不能大聲喊的。你們再這樣炒下去,是想害大家一起虧嗎?”一位網友埋怨道。

“嗚嗚嗚脱粉了。”另一位網友看了自己的基金表現後表示。

“前兩天還藍籌到老,今天就問我要不要跑。不持有五年的坤哥,就不要持有一分鐘。”施璐則告訴作者,選擇加倉是認同張坤的投資理念和專業研究,一時的波動可以交給時間熨平。而且從較長的表現時期來看,張坤管理的基金表現一直比較穩。“投資本身是有賺有虧的事情,也會客觀看待市場。”

張亭表示,明星基金經理的策略已經得到市場檢驗,選好基金經理和行業賽道,長期持有即可。“切忌把基金當做股票來炒。不必苛求必須買在階段低點,巴菲特也做不到。”

高光時刻短暫,昔日明星經理規模暴跌九成

但現實是,購買了明星基金經理產品的投資者,仍然缺乏“粉絲思維”,偏好短線買賣。

“每個人都有15分鐘高光時刻。”一位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對作者表示,網紅基金經理風水輪流轉,淡定看待張坤被送上熱搜。“這幾天基金淨值下跌,有些投資者可能已經脱粉了。”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馬奔對作者表示,明星基金經理往往已經證明了在過去3-5年週期中創造超額價值的能力。同時,中國發達的數字化營銷生態和互聯網基金銷售渠道的崛起,加速了零售投資者對明星基金經理的追捧。截至2020年底,當年新發規模前20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佔新發基金的71%。

而基金業已經見慣了投資者追捧某一位基金經理,但在基金經理表現不及預期時下車或者“回踩”(指曾經的粉絲抹黑偶像的行為)的現象。

諾安成長基金經理蔡嵩松在2020年就頻頻被“罵”上熱搜。2019年三季度後,諾安成長開始重倉半導體,充分享受當時半導體板塊大漲帶來的超額收益。2019年全年諾安成長回報達95.44%,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六。

諾安成長由此受到投資者追捧,基金份額從2019年中的13.68億攀升至2020年一季度末的86.27億。但半導體板塊行情受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在2020年2月下旬起一個月間淨值下跌24%,部分投資者開始聲討諾安成長,指其“賭性太大,不懂得分散風險”。

但4月至7月上旬,諾安成長受益於板塊起飛,3個月間淨值大幅上漲65%,投資者又開始奉蔡嵩松為“男神”。7月末,諾安成長淨值再度開啓下跌行情,蔡嵩松又再次被罵上熱搜。

“我想抄諾安的底,諾安想抄我的家。”投資者調侃稱。

在爭議聲中,投資者們頻繁贖回、再申購,而諾安成長總規模一路上揚,到2020年末份額達到186.56億份,資產規模327.76億元。

羅思對作者表示,“這隻基金的特點就是彈性大,投資者必須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和風險承受能力。蔡嵩松投資經驗不長,但勝在有行業專業背景,適合長期看好半導體方向並且認可基金經理的投資者。”

“千億頂流”基金經背後的新基民只想搞錢

時間再撥回到2019年,這一年的“頂流”屬於廣發基金劉格菘。重倉科技股的特點,使得他管理的三隻基金包攬市場表現前三名。廣發基金趁熱打鐵,在2019年末以及2020年先後推出廣發科技創新、廣發科技先鋒等4只基金,每隻產品上線即成為爆款。

在2020年前三季度,劉格菘管理規模均為權益類公募之首,直到第四季度末被張坤大幅超越。儘管4只新基金表現取得了40%-68%不等的任職回報,但由於市場排名相對不夠靠前,其份額在第四季度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意味着投資者淨贖回。劉格菘在投資者中的討論度也有所下降。

中歐基金曹名長近日亦被基金圈關注。在從業超過10年的基金經理中,他的投資回報表現排名行業前三,如今卻被稱為“最慘基金經理”。

2020年11月,其掌舵的中歐恆利三年定開在封閉期到期,三年間任職回報僅有8.29%。基金年末報告顯示,該基金份額從75.32億跳水至4.33億,縮水比例達94%。

基金業人士普遍表示惋惜,認為14年的基金老將曹名長一直堅持了自己的價值投資理念,但其持倉板塊沒有趕上最近三年中的消費股、科技股的起飛行情,慘被投資者拋棄。

“每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專長的領域和投資理念。短期的業績表現和行情、板塊輪動有關。白酒一直牛,坤坤(張坤)就一直牛;半導體行情熄火了,小蔡(蔡嵩松)就天天捱罵。”羅思對作者表示。

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某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基金產品2013年到2019年累計收益超過300%,期間只有2018年收益為負。但曾經持有的客户中有近40%都虧損,真正實現100%以上收益的客户只有1%。

包括《2020國人理財趨勢報告》在內的行業研究均指出,投資者虧錢的原因,不外乎頻繁買賣、追漲殺跌和盲目相信自己。

基金業內人士普遍擔心,今年基金很難複製去年那樣的普漲行情,投資者需要仔細篩選基金經理和基金產品,剋制短線追漲殺跌。否則,部分投資者“靠運氣賺來的錢,要靠實力虧回去”。

[本文作者稜鏡,i黑馬授權發佈。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lengjing_qqfinance)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41 字。

轉載請註明: “千億頂流”基金經背後的新基民只想搞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