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證明,美國經濟可能有望“軟着陸”,鮑威爾總算要扳回一局了?
儘管美聯儲實施了幾十年來最激進的緊縮政策,但仍有一小羣經濟學家堅持認為,美國可以避免經濟衰退,他們現在鬆了一口氣。
許多經濟學家曾預計,到目前為止,飆升的利率會對就業和個人消費造成更大的實質性影響。事實恰好相反,失業率徘徊在50多年來的低點,消費者仍在消費,房地產市場開始企穩。
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已明顯放緩。這些因素的結合,讓包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內的“軟着陸”的真正信徒重新燃起了希望。在“軟着陸”之下,價格壓力會消失,但不會出現大規模失業或經濟下滑。
這仍然是一個有分歧的結論。在外媒5月初調查的27名預測者中,只有5人表示他們預計美國經濟不會在明年某個時候陷入衰退。儘管如此,潛在衰退的日期仍在不斷推遲,因為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使工資增長保持在高位,而疫情期間積累的過剩儲蓄繼續提振美國家庭的消費能力。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艾倫•曾特納(Ellen Zentner)表示:
“我們都討厭‘這次不一樣’這個説法,但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情況。這次真的是獨一無二的。”
曾特納是華爾街為數不多的樂觀主義者之一,但她也指出了經濟面臨的逆風,她將其描述為“危險地貼着地面飛行”。幾家地區性銀行在利率飆升的重壓下倒閉的影響仍在繼續,經濟數據,尤其是就業數據可能會被修正,這些都可能會改變經濟前景。
這與鮑威爾本月早些時候向記者傳達的信息類似,當時美聯儲自2007年以來首次將基準利率上調至5%以上。“這一次可能真的不同了”,他説。但他也説,“這裏面沒有承諾”。
最近的數據支持了樂觀主義者的判斷。
招聘在4月份有所回升,失業率降至3.4%。勞動力參與率也一直在上升,尤其是在經濟學家喜歡稱之為“黃金工作年齡”的25-54歲人羣中。該指數上月觸及15年高點,緩解了一直困擾勞動力市場的部分供應方面的制約,而職位空缺數量的下降表明對工人的需求正在逐漸降温。
此外,4月份汽車銷量飆升至近兩年最高水平,表明隨着供應鏈問題的緩解,消費者仍非常願意購買大件商品。上個月,更廣泛的零售銷售出現增長,工廠生產也有所回升。
在通脹方面,4月份不包括能源和住房在內的服務價格漲幅降至九個月來最低。鑑於美聯儲官員一直特別擔心這部分價格壓力,這一指標的放緩降低了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高盛集團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梅里克(David Mericle)也是少數堅持認為美國不會陷入衰退的人之一。他説,這是一段孤獨的旅程,但它開始得到回報。梅里克説:
“我們做了很多很好的研究,列出了很多被人們忽略的不明顯的跡象,這些跡象支持了這種觀點。我們對這場辯論持樂觀態度,在某些方面,情況甚至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絕大多數預測者仍認為極有可能出現衰退,但最近一系列良好的數據正促使一些人重新考慮其時機。
富國銀行的經濟學家上週説,他們現在預計經濟衰退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而不是第三季度。豐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佩羅(Jean-François Perrault)表示,儘管他的團隊預計經濟將在本季度陷入衰退,但在下一次預測中,他們“可能會把這種預期推遲到”第三季度。全美保險公司的Kathy Bostjancic認為,經濟衰退將在第三季度開始。她説,勞動力市場的持續彈性可能會將衰退推遲到今年晚些時候。
桑坦德美國資本市場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斯蒂芬•斯坦利(Stephen Stanley)表示:
“至少對今年一年的普遍預測是,我們距離經濟衰退還有三個月的時間,而且對衰退開始的預期時間還在不斷推遲,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費者支出繼續增長。”
儘管就業市場吃緊仍是支撐支出的關鍵因素,但增長勢頭已開始降温。家庭的資產負債表雖然仍被疫情早期積累的儲蓄所填補,但也開始顯示出緊張的初步跡象。斯坦利表示,隨着美聯儲緊縮政策的全部壓力衝擊經濟,這可能會讓明年變得更加“不穩定”。
斯坦利和富國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薩拉•豪斯(Sarah House)也對消費者支出彈性的另一面發出了警告:這可能會使通脹維持在美聯儲所不喜歡的高位。豪斯説:
“最終,我們需要看到需求回落以控制通脹,因此經濟衰退看起來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除了“軟着陸”和“衰退推遲論”之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場“滾動衰退”。Yardeni Research Inc.的總裁亞德尼(Ed Yardeni)説,他第一次使用這個詞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美國德克薩斯州受到石油危機的嚴重打擊,但美國其他地區卻沒有受到影響。他表示,目前的陣痛跟當時的情況類似——商品貿易承壓,商業房地產步履蹣跚,但總體增長數據顯示不太可能出現技術性衰退。他説:
“這就是目前的情況,也是我一直以來的預測。”
雖然對疫情後商業週期的最終判斷可能在未來幾年才能得出,但隨着新數據的積累和預期的變化,觀點可能會繼續發生變化。高盛的梅里克稱:
“隨着時間的推移,關於經濟衰退的判斷總會有變化。現在已經更新到第三版了。”